|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0页 |
| 1 性别决定的生物学机制 | 第10-12页 |
| ·性别决定的发育学机制 | 第10页 |
| ·性别决定的遗传学机制 | 第10-12页 |
| 2 人工受精过程的性别控制 | 第12-15页 |
| ·精子分离与鉴定的方法 | 第12-13页 |
| ·精子分离的现状 | 第13-15页 |
| ·显微受精 | 第15页 |
| 3 胚胎移植过程中的性别控制 | 第15-20页 |
| ·非分子生物学方法 | 第15-17页 |
| ·分子生物学方法 | 第17-20页 |
| 第二章 试验研究 | 第20-47页 |
| 试验一 荷斯坦奶牛活体采卵技术研究 | 第20-27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0-21页 |
| ·试验动物 | 第20页 |
| ·所需药品 | 第20页 |
| ·所需器材 | 第20-21页 |
| ·溶液的配制 | 第21页 |
| ·试验分组 | 第21页 |
| ·数据处理 | 第21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1-24页 |
| ·采卵频率对卵母细胞回收的影响 | 第21页 |
| ·用 FSH 处理后活体采卵对卵母细胞回收的影响 | 第21-22页 |
| ·穿刺卵泡的特征 | 第22-23页 |
| ·回收卵母细胞的特征 | 第23-24页 |
| 3 讨论 | 第24-25页 |
| 4 结论 | 第25-27页 |
| 试验二 荷斯坦奶牛卵母细胞体外受精技术研究 | 第27-35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7-30页 |
| ·卵母细胞的来源 | 第27页 |
| ·所需药品 | 第27-28页 |
| ·所需器材 | 第28页 |
| ·溶液配制 | 第28-29页 |
| ·方法 | 第29页 |
| ·试验设计 | 第29-30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0-33页 |
| ·卵母细胞成熟液中FCS和ECS对卵母细胞成熟和卵裂率的影响.. | 第30-31页 |
| ·不同的精子处理方法对囊胚发育率的影响 | 第31-33页 |
| 3 讨论 | 第33-34页 |
| 4 结论 | 第34-35页 |
| 试验三 胚胎切割试验研究 | 第35-39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5-37页 |
| ·胚胎来源 | 第35页 |
| ·所需药品 | 第35页 |
| ·所需仪器 | 第35页 |
| ·溶液配制 | 第35-36页 |
| ·切割前的准备 | 第36页 |
| ·方法 | 第36-37页 |
| ·试验设计 | 第37页 |
| ·数据处理 | 第37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7-38页 |
| ·不同的切割方法对胚胎移植妊娠率的影响 | 第37页 |
| ·不同的方法切割不同时期的胚胎对移植妊娠率的影响 | 第37-38页 |
| 3 讨论 | 第38页 |
| 4 结论 | 第38-39页 |
| 试验四 荷斯坦奶牛早期胚胎性别鉴定技术应用效果研究 | 第39-47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9-40页 |
| ·胚胎来源 | 第39页 |
| ·血样来源 | 第39页 |
| ·受体牛 | 第39页 |
| ·试验药品 | 第39-40页 |
| ·试验器材 | 第40页 |
| 2 方法 | 第40-43页 |
| ·操作流程 | 第40-41页 |
| ·操作顺序 | 第41-42页 |
| ·胚胎切割 | 第42页 |
| ·试验室试剂盒的试用 | 第42-43页 |
| ·胚胎的性别鉴定 | 第43页 |
| ·数据处理 | 第43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3-45页 |
| ·准确率鉴定结果 | 第43-44页 |
| ·特异性鉴定结果 | 第44页 |
| ·灵敏度鉴定结果 | 第44页 |
| ·胚胎的性别鉴定 | 第44-45页 |
| 4 讨论 | 第45页 |
| 5 结论 | 第45-47页 |
| 第三章 结论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4页 |
| 附录 | 第54-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
| 个人简介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