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特点及中医证候探索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0-12页 |
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证治研究 | 第12-20页 |
1. 中医证候研究 | 第12页 |
2. 中医治疗研究 | 第12-18页 |
·分型辨证论治 | 第12-13页 |
·专法专方论治研究 | 第13-16页 |
·健脾补肾法 | 第13-14页 |
·益气养阴活血法 | 第14-15页 |
·滋阴补肾法 | 第15页 |
·益气化瘀法 | 第15页 |
·其他古方加减应用 | 第15-16页 |
·中药注射剂应用研究 | 第16-17页 |
·丹红注射液 | 第16页 |
·黄芪注射液 | 第16页 |
·肾康注射液 | 第16-17页 |
·银杏叶提取物 | 第17页 |
·疏血通注射液 | 第17页 |
·中成药治疗研究 | 第17-18页 |
·百令胶囊 | 第17页 |
·黄葵胶囊 | 第17-18页 |
·海昆肾喜胶囊 | 第18页 |
3. 结语 | 第18-20页 |
糖尿病肾病的现代医学研究述略 | 第20-26页 |
1. 发病机制 | 第20-22页 |
·葡萄糖代谢异常相关因素 | 第20-21页 |
·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的生成 | 第20-21页 |
·多元醇代谢通路活化 | 第21页 |
·蛋白激酶C(PKC)活性升高 | 第21页 |
·血流动力学改变 | 第21页 |
·细胞因子及生长因子的参与 | 第21-22页 |
·氧化应激作用 | 第22页 |
·遗传因素 | 第22页 |
2. DN的分期和早期诊断 | 第22-23页 |
3. 治疗 | 第23-24页 |
·控制血糖 | 第23页 |
·控制血压 | 第23-24页 |
·调节血脂 | 第24页 |
·降低尿蛋白 | 第24页 |
·饮食治疗 | 第24页 |
·肾脏替代治疗 | 第24页 |
4. 结语 | 第24-26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26-44页 |
1. 前言 | 第26页 |
2. 资料与方法 | 第26-29页 |
·研究对象 | 第26页 |
·诊断与辨证标准 | 第26-28页 |
·西医诊断标准 | 第26-27页 |
·中医辨证标准 | 第27-28页 |
·纳入标准 | 第28页 |
·排除标准 | 第28页 |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28页 |
·内容 | 第28页 |
·方法 | 第28页 |
·数据处理 | 第28-29页 |
3. 结果 | 第29-38页 |
1. 一般资料 | 第29-31页 |
·年龄 | 第29页 |
·性别 | 第29页 |
·BMI情况 | 第29页 |
·合并其他糖尿病并发症的情况 | 第29-30页 |
·合并其他疾病情况 | 第30-31页 |
2. 中医证候分析 | 第31-33页 |
·症状分布情况 | 第31页 |
·舌诊分布情况 | 第31-32页 |
·脉诊情况 | 第32页 |
·证型分布 | 第32-33页 |
3. 证型与一般情况 | 第33-37页 |
·主证与年龄关系 | 第33页 |
·主证与其他糖尿病并发症关系 | 第33-34页 |
·主证与其他合并症的关系 | 第34-35页 |
·兼证与年龄关系 | 第35页 |
·兼证与其他糖尿病并发症关系 | 第35-36页 |
·兼证与其他合并症关系 | 第36-37页 |
4. 主证及兼证组间理化指标比较 | 第37-38页 |
·主证间理化指标比较 | 第37-38页 |
·标实证间理化指标比较 | 第38页 |
4. 讨论 | 第38-44页 |
·本研究早期DN临床特点 | 第38-40页 |
·增龄与早期DN | 第38-39页 |
·体重超重、肥胖与早期DN | 第39页 |
·其他微血管并发症与早期DN | 第39页 |
·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与早期DN | 第39-40页 |
·其他合并症与早期DN | 第40页 |
·早期DN中医证候特点 | 第40-41页 |
·早期DN本证以气阴两虚为主 | 第40-41页 |
·早期DN兼证以血瘀为主 | 第41页 |
·早期DN证候与其他糖尿病并发症 | 第41页 |
·早期DN证候与其他合并症 | 第41页 |
·早期DN证候与理化指标 | 第41-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50页 |
致谢 | 第50-52页 |
个人简历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