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论文

胜利油田电网实施220kV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研究

摘要第1-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3页
   ·课题来源及意义第8-10页
     ·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综述第8页
     ·实施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意义第8-9页
     ·胜利油田电网实施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现状第9-10页
   ·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应用和发展趋势第10-13页
     ·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应用现状第10-11页
     ·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第11-13页
第二章 运行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调研与分析第13-23页
   ·胜利油田220kV九分场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实施情况第13-17页
   ·220kV东营杨家变自动化系统调研情况第17-18页
   ·调研小结第18-23页
第三章 国内主要厂家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方案的研究第23-33页
   ·北京四方公司CSC2000综合自动化系统第23-26页
     ·系统方案配置第23-24页
     ·系统主要特点第24-26页
   ·国电南瑞公司第26-29页
     ·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研制:RCS-9000高压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第26-27页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公司研制: NS2000系列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第27-28页
     ·深圳南瑞科技有限公司研制: ISA-300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第28-29页
   ·国电南自PS 6000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第29-30页
     ·系统构成第29页
     ·系统特点第29-30页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CBZ-8000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第30-31页
     ·系统构成第31页
     ·结构特点第31页
   ·各厂家方案及油田电网适用性评述第31-33页
第四章 油田电网实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的研究第33-53页
   ·系统构成和技术指标第33-34页
     ·系统结构第33页
     ·网络结构第33页
     ·硬件设备第33页
     ·软件系统第33-34页
   ·站控层的技术要求第34-43页
     ·硬件构成第34-35页
     ·设备布置第35-36页
     ·网络第36页
     ·功能第36-43页
       ·数据库的建立与维护第36-37页
       ·电压无功自动调节(VQC)第37页
       ·安全防误操作闭锁第37-38页
       ·同步对时第38页
       ·监视和报瞥第38-39页
       ·统计及计算第39页
       ·制表打印第39-40页
       ·人机界面第40页
       ·事件顺序记录及事故追忆第40页
       ·电能量处理第40页
       ·远动功能第40-41页
       ·自诊断与自恢复第41页
       ·通信接口及协议第41-42页
       ·管理第42-43页
       ·电源与保安设备监视第43页
   ·间隔层的技术要求第43-48页
     ·硬件构成第43-44页
     ·设备布置第44页
     ·网络第44页
     ·功能第44-48页
       ·数据采集和处理第44-46页
       ·控制与操作第46页
       ·同期第46-47页
       ·保护第47-48页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性能指标第48-49页
   ·二次接线接口回路设计要求第49-50页
   ·电源要求第50-51页
   ·电缆的选择和敷设第51-52页
   ·现场验收试验第52-53页
第五章 对油田电网220kV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方案的研究第53-72页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方案方案第53-62页
     ·系统结构第53页
     ·网络结构第53-60页
       ·变电站站级计算机网络第54-58页
       ·变电站间隔级计算机网络第58-60页
     ·配置说明第60-62页
       ·变电站站控级设备配置第60-61页
       ·变电站间隔级设备配置第61-62页
     ·设备布置第62页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方案二第62-70页
     ·系统结构第63-64页
     ·网络结构第64-67页
       ·站级高速数据网第64-65页
       ·间隔层网络第65-67页
     ·配置说明第67-70页
       ·变电站站级设备配置第67-68页
       ·变电站间隔层设备配置第68-70页
     ·设备布置第70页
       ·变电站层设备的布置第70页
       ·间隔层设备的布置第70页
   ·系统方案的评述第70-72页
第六章 总结及今后展望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7页
致谢第77-78页
附录第78-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础治疗加中药湿敷治疗急性湿疹的临床对比研究
下一篇: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