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柔性制造系统(FMS)的刀具管理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9页 |
第一章 概述 | 第9-20页 |
引言 | 第9-10页 |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产生和发展 | 第10-14页 |
·计算机集成制造的基本概念 | 第10页 |
·CIMS的组成 | 第10-11页 |
·CIMS递阶控制系统 | 第11-12页 |
·国内外CIMS发展概况 | 第12-14页 |
·国外CIMS发展概况 | 第12页 |
·现代集成制造——中国CIMS | 第12-13页 |
·CIMS的发展趋势 | 第13-14页 |
·柔性制造系统及其产生和发展 | 第14-16页 |
·FMS刀具管理技术的现状和发展 | 第16-18页 |
·FMS刀具管理产生的必然性 | 第16-17页 |
·刀具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17-18页 |
·论文选题的意义和内容 | 第18-20页 |
·论文选题的意义 | 第18-1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柔性制造系统的刀具及刀具管理 | 第20-37页 |
·柔性制造自动化对刀具的要求及对策 | 第20-22页 |
·柔性制造系统对刀具的要求 | 第20页 |
·可以采取的对策 | 第20-22页 |
·刀具管理系统的设备配置 | 第22-25页 |
·刀具管理系统的运作过程 | 第25-26页 |
·刀具监测功能的实现 | 第26-37页 |
·刀具磨损的直接检测和补偿 | 第27-29页 |
·刀具的间接测量和监控 | 第29-35页 |
·切削力监测 | 第29-30页 |
·切削力矩监测 | 第30-31页 |
·振动监测 | 第31-32页 |
·工件表面质量监测 | 第32页 |
·刀具寿命质量监测 | 第32-35页 |
·刀具破损监控 | 第35-37页 |
第三章 刀具信息规范化及刀具编码 | 第37-51页 |
·刀具信息 | 第37-38页 |
·刀具信息规范化的内容 | 第38-40页 |
·刀具分类系统的设计原理与组成模式 | 第40-43页 |
·柔性编码系统 | 第40页 |
·刀具管理信息分类 | 第40-41页 |
·刀具信息分类的基本原则 | 第40-41页 |
·刀具分类的方法 | 第41页 |
·代码编制 | 第41-43页 |
·刀具编码系统的实现 | 第43-47页 |
·系统的设计方法、结构与步骤 | 第43-44页 |
·系统的代码结构 | 第44-46页 |
·信息编码的检错方法 | 第46-47页 |
·刀具信息规范化 | 第47-49页 |
·立铣刀几何参数分析 | 第47-48页 |
·立铣刀材料分析 | 第48-49页 |
·刀具信息化的前沿技术 | 第49-51页 |
·芯片存储技术的应用 | 第49页 |
·新型智能化刀具选择和拼装设计 | 第49-51页 |
第四章 刀具管理数据库 | 第51-72页 |
·数据模型的几种类型 | 第51-52页 |
·关系数据库 | 第52-54页 |
·关系模型 | 第53页 |
·关系数据库SQL语言 | 第53-54页 |
·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 | 第54页 |
·刀具分类 | 第54-58页 |
·刀具数据库的概念设计 | 第58-63页 |
·需求分析 | 第58-60页 |
·系统分析用户环境 | 第58-60页 |
·确定系统边界 | 第60页 |
·分析系统的内部结构 | 第60页 |
·概念模式设计 | 第60-63页 |
·刀具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 第63-72页 |
·刀具管理系统数据库组成 | 第64页 |
·刀具数据库 | 第64-72页 |
·代码设计 | 第64-65页 |
·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 | 第65-70页 |
·刀具组装应该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第70-72页 |
第五章 刀具信息管理系统的实现 | 第72-86页 |
·刀具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及解决方法 | 第72-75页 |
·需求分析 | 第72-74页 |
·解决方法 | 第74-75页 |
·软件总体设计 | 第75-77页 |
·FMS刀具流动管理框图设计 | 第75页 |
·软件的功能模块划分 | 第75-77页 |
·刀具信息管理系统的实现 | 第77-86页 |
·系统菜单 | 第77-78页 |
·功能简介及对应界面: | 第78-86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86-88页 |
·本论文所完成的工作 | 第86-87页 |
·进一步研究的思考和展望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2页 |
缩略词 | 第92-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