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5页 |
| ·我国农田土壤钾素供应现状 | 第10-12页 |
| ·国内外土壤钾素的研究进展及动态 | 第12-13页 |
| ·土壤钾素研究的基本理论和相关问题 | 第13-19页 |
| ·土壤含钾矿物的种类和性质 | 第13-15页 |
| ·土壤钾素形态和转化 | 第15-19页 |
| ·钾素形态 | 第15-18页 |
| ·土壤溶液钾 | 第16页 |
| ·土壤交换性钾(速效钾) | 第16-17页 |
| ·土壤非交换性钾(缓效钾) | 第17页 |
| ·土壤矿物钾 | 第17-18页 |
| ·土壤钾素转化 | 第18-19页 |
| ·土壤钾的释放 | 第18-19页 |
| ·土壤钾的固定 | 第19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9-25页 |
| ·土壤供钾能力评价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 | 第19-23页 |
| ·生物方法 | 第19-20页 |
| ·化学方法 | 第20-21页 |
| ·醋酸铵法 | 第20-21页 |
| ·硝酸煮沸法 | 第21页 |
| ·2mol/L冷硝酸法 | 第21页 |
| ·物理化学方法-阳离子交换树脂法 | 第21-22页 |
| ·电化学方法-电超滤法(EUF) | 第22-23页 |
| ·动力学方法 | 第23页 |
| ·热力学指标 | 第23页 |
| ·存在的问题及研究的意义 | 第23-25页 |
| 第二章 土壤钾素变化的测定方法研究 | 第25-44页 |
| ·前言 | 第25-26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6-27页 |
| ·供试土样 | 第26页 |
| ·土样培养实验 | 第26-27页 |
| ·土壤钾变化的测定方法 | 第27页 |
| ·常规土壤钾的测定方法 | 第27页 |
| ·连续提取法 | 第27页 |
| ·改进的四苯硼钠(NaBPh_4)法 | 第27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7-42页 |
| ·常规方法 | 第27-28页 |
| ·连续提取法 | 第28-33页 |
| ·2mol/L冷硝酸20℃恒温连续提取法 | 第28-29页 |
| ·1mol/L HNO3 100℃恒温连续提取法 | 第29-31页 |
| ·1mol/L HNO3 120℃恒温连续提取法 | 第31-32页 |
| ·超声波连续提取法 | 第32-33页 |
| ·测定土壤钾素变化的新方法-四苯硼钠法的探讨 | 第33-42页 |
| ·四苯硼钠浓度的影响 | 第34-35页 |
| ·氯化铜浓度的影响 | 第35页 |
| ·提取方式的影响(超声波和振荡提取) | 第35-36页 |
| ·NaCl浓度的影响 | 第36-37页 |
| ·提取时间对的影响 | 第37-38页 |
| ·提取剂pH对四苯硼钠法提取钾素的影响 | 第38-39页 |
| ·土壤粒径的影响 | 第39-40页 |
| ·温度的影响 | 第40-41页 |
| ·提取时间的影响 | 第41页 |
| ·四苯硼钠法对纯钾素的回收率 | 第41-42页 |
| ·四苯硼钠法精密度评价 | 第42页 |
| ·小结 | 第42-44页 |
| 第三章 土壤钾素变化定量测定方法在不同土壤中的适用性 | 第44-50页 |
| ·前言 | 第44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4-45页 |
| ·供试土样 | 第44页 |
| ·土样培养 | 第44-45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5-50页 |
| ·常规方法的提取量和回收率 | 第45-48页 |
| ·四苯硼钠法的提取量和回收率 | 第48-50页 |
| 第四章 利用土壤钾素变化定量测定方法评估长期定位实验中土壤钾的耗竭速率 | 第50-59页 |
| ·前言 | 第50-51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51页 |
| ·供试土样 | 第51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51-58页 |
| ·山东莱阳长期定位试验 | 第51-53页 |
| ·湖北长期定位试验 | 第53-54页 |
| ·江西长期定位试验 | 第54-55页 |
| ·新疆长期定位试验 | 第55-56页 |
| ·重庆长期定位试验 | 第56-57页 |
| ·湖南长期定位试验 | 第57-58页 |
| ·小结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