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 第1-17页 |
| 1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9-15页 |
| ·水稻氮素营养特性 | 第9-11页 |
| ·水稻的吸氮特性 | 第9-10页 |
| ·氮素与水稻产量形成 | 第10页 |
| ·水稻对氮肥的反应 | 第10-11页 |
| ·影响稻田氮肥利用率的因素 | 第11-13页 |
| ·施肥方法和时期 | 第11-12页 |
| ·氮肥种类 | 第12页 |
| ·土壤类型 | 第12页 |
| ·耕作、管理措施 | 第12-13页 |
| ·稻田背景氮含量 | 第13页 |
| ·稻田氮素损失 | 第13-15页 |
| ·氨挥发损失 | 第13-14页 |
| ·地表径流 | 第14页 |
| ·淋洗 | 第14页 |
| ·硝化-反硝化损失 | 第14-15页 |
| ·作物自身的氮素挥发损失 | 第15页 |
| 2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5-17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17-20页 |
| 1 试验材料 | 第17页 |
| 2 试验设计 | 第17页 |
| 3 测定内容和方法 | 第17-20页 |
| ·水稻分蘗动态和不同时期植株干物质积累动态 | 第17-18页 |
| ·土壤-稻株体系中氮素变化动态 | 第18页 |
| ·水稻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 | 第18页 |
| ·SPAD值 | 第18页 |
| ·测产及经济性状考查 | 第18-19页 |
| ·氮肥利用率计算 | 第19-20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0-35页 |
| 1 不同季别施氮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 第20-21页 |
| ·有效穗数 | 第20页 |
| ·每穗粒数 | 第20页 |
| ·结实率和千粒重 | 第20页 |
| ·经济系数 | 第20页 |
| ·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 | 第20-21页 |
| 2 不同季别施氮对水稻生长生理特性的影响 | 第21-29页 |
| ·对晚稻生育期和分蘗的影响 | 第21-23页 |
| ·对晚稻叶片生长与叶面积扩展的影响 | 第23-24页 |
| ·对早稻和晚稻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第24-26页 |
| ·对单株干重的影响 | 第26页 |
| ·对晚稻群体净同化率的影响 | 第26-28页 |
| ·对SPAD值的影响 | 第28-29页 |
| 3 不同季别施氮对水稻氮素营养生理的影响 | 第29-31页 |
| ·对叶片中硝酸还原酶活力的影响 | 第29-30页 |
| ·对水稻氮素吸收量的影响 | 第30-31页 |
| ·对水稻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第31页 |
| 4 不同季别施氮与土壤氮含量变化的关系 | 第31-35页 |
| ·土壤全氮和速效氮含量变化 | 第31-33页 |
| ·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的变化 | 第33-35页 |
| 结论与讨论 | 第35-38页 |
| 1 水稻是否存在对氮素的奢侈吸收现象 | 第35页 |
| 2 不同季别施氮对水稻生长发育的作用 | 第35-36页 |
| 3 不同季别施氮对提高水稻氮肥利用率的作用 | 第36页 |
| 4 在土壤供氮能力低的情况下,土壤中各种形态氮之间的转化 | 第36-38页 |
| 参考文献 | 第38-45页 |
| 致谢 | 第45-46页 |
| 作者简介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