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中世纪大学教师与大学精神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一、 导言 | 第6-13页 |
(一) 概念的界定 | 第6-10页 |
1 、 中世纪 | 第6-7页 |
2 、 中世纪大学 | 第7-8页 |
3 、 大学精神 | 第8-10页 |
(二) 欧洲中世纪大学与大学教师 | 第10-13页 |
1 、 欧洲中世纪大学的产生及历史地位 | 第10-11页 |
2 、 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基石--大学教师 | 第11-13页 |
二、 教师管理自治化与大学的自由精神 | 第13-24页 |
(一) 欧洲中世纪行会自治的传统 | 第13-16页 |
1 、 城市的出现 | 第13-14页 |
2 、 行会的自治 | 第14-16页 |
(二) 大学教师的自治化管理 | 第16-21页 |
1 、 教师行会 | 第16-18页 |
2 、 教师的自治权利 | 第18-21页 |
(三) 大学自由精神的初现 | 第21-24页 |
1 、 流动的自由 | 第21-22页 |
2 、 生活的自由 | 第22页 |
3 、 教学的自由 | 第22-24页 |
三、 教师教学与研究中的理性与大学的科学精神 | 第24-35页 |
(一) 欧洲的理性传统 | 第24-28页 |
1 、 古希腊的理性 | 第24-26页 |
2 、 经院哲学的理性 | 第26-28页 |
(二) 大学教师研究与教学中的理性因素 | 第28-31页 |
1 、 崇尚辩论与理智训练的教学方法 | 第28-30页 |
2 、 注重实验与数学的研究方法 | 第30-31页 |
(三) 大学科学精神的萌芽 | 第31-35页 |
1 、 科学的研究内容 | 第32-33页 |
2 、 科学的课程内容 | 第33-35页 |
四、 教师身份特殊化与大学的独立精神 | 第35-45页 |
(一) 教俗之争的政治局面 | 第35-36页 |
(二) 大学教师的特殊身份 | 第36-41页 |
1 、 教师职业资格的专业性要求 | 第36-38页 |
2 、 参政的代价 | 第38-39页 |
3 、 经济上的独立 | 第39-41页 |
(三) 大学独立精神的追求 | 第41-45页 |
1 、 利用教俗之争争取独立 | 第41-42页 |
2 、 在与教会和世俗势力的斗争中争取独立 | 第42-45页 |
五、 中世纪留给我们的思考 | 第45-49页 |
(一) 思考之一:大学教师的角色如何定位 | 第46-47页 |
(二) 思考之二:大学教师如何维护自身利益 | 第47页 |
(三) 思考之三:教师与大学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