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 第1页 |
| 一、 我国师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 第8-11页 |
| 二、 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 (一) 被试取样 | 第11页 |
| (二) 编制问卷内容 | 第11-12页 |
| (三) 问卷的信度、效度 | 第12页 |
| (四) 施测方法 | 第12页 |
| (五) 师德自我评价的概念 | 第12-13页 |
| (六) 问卷结果的使用 | 第13页 |
| 三、 问卷调查的结论及其原因分析 | 第13-18页 |
| (一) 问卷结果 | 第13页 |
| (二) 从问卷结果中得到的结论 | 第13-16页 |
| (三) 原因分析 | 第16-18页 |
| 1 集宁地区小学教师的来源情况 | 第16页 |
| 2 集宁地区小学教师的文化水平学历情况 | 第16-17页 |
| 3 集宁地区的经济影响 | 第17页 |
| 4 社会和家长对教师的影响 | 第17页 |
| 5 教师心理压力的影响 | 第17-18页 |
| 6 本地区的局限性 | 第18页 |
| 四、 对策 | 第18-42页 |
| (一) 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坚定职业理想和教育信念,做素质型教师 | 第18-30页 |
| 1 提高教师对职业的认识,认清教师的使命 | 第19-22页 |
| 2 树立职业理想和教育信念,做素质型教师 | 第22-24页 |
| 3 提高教师对师德的认识 | 第24-28页 |
| 4 坚持终身学习,更新知识结构,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在课程改革中提升教师素质 | 第28-30页 |
| (二) 改善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和习惯 | 第30-33页 |
| (三) 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形成良好师德修养 | 第33-39页 |
| 1 何为心理健康 | 第33-34页 |
| 2 心理健康的特质 | 第34页 |
| 3 教师角色适应与社会冲突 | 第34-35页 |
| 4 集宁地区小学教师的焦虑情境与来源 | 第35-37页 |
| 5 教师压力的反应 | 第37页 |
| 6 不良的心理状态对教师师德的影响 | 第37页 |
| 7 增进教师心理健康的做法 | 第37-39页 |
| (四) 提高政府及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小学师德工作的重视程度 | 第39-40页 |
| 1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把好教师入口关 | 第39页 |
| 2 要把师德当作各校年终考核检查的重要内容 | 第39页 |
| 3 政府应加大力度支持教育 | 第39-40页 |
| (五) 加强集宁教师进修学校及其教研室的职能作用 | 第40-41页 |
| (六) 充分利用各个小学的家长学校,提高家长思想认识 | 第41页 |
| (七) 设立奖励机制,量化师德指标 | 第41-42页 |
| 注释 | 第42-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4页 |
| 附录一 | 第44-48页 |
| 附录二 | 第48-56页 |
| 附录三 | 第56-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