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屏边大围山自然保护区藓类植物区系研究
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英文摘要 | 第8-10页 |
前言 | 第10-16页 |
1 苔藓植物简介 | 第10页 |
2 世界藓类植物研究历史 | 第10-11页 |
3 中国藓类植物区系研究概况 | 第11-12页 |
4 云南藓类植物研究简介 | 第12-13页 |
5 大围山苔藓植物研究背景 | 第13-16页 |
1 大围山自然概况 | 第16-18页 |
·地理位置 | 第16页 |
·地形、地貌 | 第16页 |
·气候、水文 | 第16-17页 |
·土壤、植被 | 第17-18页 |
2 研究方法、过程概述 | 第18-20页 |
·收集资料 | 第18页 |
·野外工作 | 第18页 |
·室内工作 | 第18页 |
·数据处理 | 第18-20页 |
3 研究结果与讨论 | 第20-49页 |
·大围山自然保护区藓类植物区系组成 | 第20-21页 |
·科、属、种组成 | 第20页 |
·优势科、优势属 | 第20-21页 |
·新记录 | 第21页 |
·大围山自然保护区藓类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 | 第21-27页 |
·大围山自然保护区藓类植物区系与邻近地区的关系 | 第27-49页 |
·地理环境、气候及植被类型的比较 | 第27-28页 |
·物种丰富度对比 | 第28-30页 |
·优势科对比 | 第30-32页 |
·属、种的相似性对比 | 第32-35页 |
·区系地理成分的对比 | 第35-49页 |
·地理成分谱系 | 第35-36页 |
·主成分分析(PCA) | 第36-38页 |
·聚类图分析 | 第38-39页 |
·具体地理成分的比较 | 第39-49页 |
·热带成分的比较 | 第39-42页 |
·温带成分的比较 | 第42-43页 |
·东亚成分的比较 | 第43-45页 |
·东亚特有属的比较 | 第45-46页 |
·与中国台湾、日本的比较 | 第46-48页 |
·与热带亚洲的4个地区比较 | 第48-49页 |
4 研究结论 | 第49-52页 |
5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附录 | 第55页 |
1 云南大围山藓类植物标本名录 | 第55-79页 |
2 在读期间参与课题及发表论文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