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质学论文--动力地质学论文--外力作用论文--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论文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沉积体系及含油性研究

创新及主要成果简介第1-4页
中英文摘要第4-9页
1 前言第9-14页
   ·选题依据第9页
   ·研究内容第9页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第9-10页
   ·研究方法和步骤第10-11页
   ·完成的工作量第11页
   ·取得的主要成果与认识第11-14页
2 区域地质概况第14-19页
   ·大地构造背景及区域构造特征第14页
   ·区域沉积背景第14-15页
   ·地层划分第15-19页
3 沉积体系类型及其主要特征第19-53页
   ·冲积扇沉积体系第20-23页
     ·沉积背景分析第20页
     ·冲积扇的沉积特征第20-22页
     ·沉积类型和沉积模式第22-23页
   ·河流沉积体系第23-31页
     ·辫状河沉积体系特征第23-25页
     ·曲流河沉积体系特征第25-26页
     ·交织河沉积体系特征第26-28页
     ·河流微相序列和沉积模式第28-31页
   ·湖泊沉积体系第31-36页
     ·沉积背景和沉积类型第31-32页
     ·湖泊的沉积特征第32-35页
     ·湖泊沉积模式第35-36页
   ·扇三角洲沉积体系第36-40页
     ·沉积背景分析第36-37页
     ·扇三角洲沉积特征第37-38页
     ·扇三角洲沉积模式第38-40页
   ·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第40-44页
     ·沉积背景分析第40-41页
     ·辫状河三角洲的沉积特征第41-43页
     ·、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模式第43-44页
   ·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第44-53页
     ·沉积背景分析第44-45页
     ·三角洲沉积特征第45-48页
     ·三角洲沉积模式第48-53页
4 沉积体系展布特征第53-70页
   ·长10—长9沉积体系展布特征第53-54页
   ·长8油层组沉积相与砂体展布第54-57页
   ·长7油层组沉积相及砂体展布第57-59页
   ·长6油层组沉积相与砂体展布特征第59-62页
   ·长4+5油层组沉积相与砂体展布第62-64页
   ·长3油层组沉积相与砂体展布第64-67页
   ·长2油层组沉积相带与砂体展布第67-70页
5 物源分析与沉积环境演化第70-78页
   ·物源分析第70-74页
     ·长6油层组岩矿组合特征及物源方向第70-72页
     ·长2+3油层组岩矿组合特征及物源方向第72-74页
   ·沉积格局及其演化第74-78页
6 三角洲沉积体系的含油性第78-119页
   ·三角洲发育特征及对比第78-84页
     ·三角洲发育特征第78-81页
     ·三角洲特征对比第81-84页
   ·三角洲砂体物性与含油性第84-103页
   ·延长组三角洲沉积体主力油层组储层特征第103-115页
     ·东北三角洲沉积体主力油层组储层特征第103-109页
     ·西南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主力油层储层特征第109-115页
   ·三角洲沉积体油藏形成模式第115-119页
     ·东北三角洲沉积体系成藏模式第115-117页
     ·西南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成藏模式第117-119页
7 油气有利富集区带预测第119-125页
   ·有利区带预测依据第119页
   ·有利区带预测第119-125页
致谢第125-126页
参考文献第126-134页
图版说明第134-136页
图版第136-140页

论文共1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甘青地区传统建筑工艺特色初探
下一篇:巴蜀文化青铜兵器的虎图形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