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8页 |
一、 邓小平的权力观 | 第8-16页 |
(一) 权力的本质 | 第8-10页 |
(二) 权力运行中的弊端及其整合 | 第10-12页 |
(三) 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思想 | 第12-16页 |
二、 江泽民的权力观 | 第16-31页 |
(一) 权力的来源和特征 | 第16-18页 |
(二) 权力运行规则 | 第18-20页 |
(三) 权力的违规运作及其危害 | 第20-22页 |
(四) 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思想 | 第22-31页 |
三、 邓小平、江泽民权力观的比较 | 第31-44页 |
(一) 关于政治权力的合法性 | 第31-36页 |
(二) 关于以道德规范权力 | 第36-38页 |
(三) 关于以制度制约权力 | 第38-39页 |
(四) 关于以法律制约权力 | 第39-41页 |
(五) 关于权力违规运作的表现及其根源 | 第41-42页 |
(六) 关于权力的本质及运行规则 | 第42-44页 |
四、 学习研究邓小平江泽民权力观的意义 | 第44-54页 |
(一) 有利于我们用制度硬化风气,制约“精英化”的负面影响 | 第44-45页 |
(二) 有利于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权力的合法性基础 | 第45-47页 |
(三) 有利于充分实现社会秩序的道德整合 | 第47-49页 |
(四) 有利于我国政治体系权力总量的增量发展 | 第49-52页 |
(五) 有利于通过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法治化,推动我国政治的现代化 | 第52-54页 |
总结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