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悲剧艺术论
| 独创性声明 | 第1-3页 |
| 中文摘要 | 第3-6页 |
| 英文摘要 | 第6-8页 |
| 前言 | 第8页 |
| 一、 《史记》的悲剧人物及其类型 | 第8-20页 |
| (一) 功高震主的功臣悲剧 | 第9-11页 |
| (二) 被昏君奸臣排斥与迫害的功臣悲剧 | 第11-13页 |
| (三) 陷于末路的英雄悲剧 | 第13-16页 |
| (四) 在历史与道德的二律背反中的君子悲剧 | 第16-17页 |
| (五) 舍生取义的义士悲剧 | 第17-20页 |
| 二、 流荡于《史记》悲剧间的生命激情 | 第20-35页 |
| (一) 司马迁的悲剧人生 | 第20-22页 |
| (二) 司马迁的思想传承和文化个性 | 第22-26页 |
| (三) 悲愤:《史记》悲剧激情的基本色调 | 第26-30页 |
| (四) 《史记》的悲剧精神 | 第30-35页 |
| 1 直面苦难与鲜血的实录精神 | 第30-32页 |
| 2 反潮流精神 | 第32-33页 |
| 3 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 | 第33-34页 |
| 4 殉道精神 | 第34-35页 |
| 三、 《史记》悲剧的艺术表现 | 第35-44页 |
| (一) 历史悲剧事件的故事化和戏剧化叙述 | 第35-37页 |
| (二) 历史悲剧人物的性格化刻划 | 第37-40页 |
| (三) 典型化的细节描写 | 第40-42页 |
| (四) 情绪化的悲剧场景及氛围渲染 | 第42-44页 |
| 结语 | 第44-45页 |
| 注释 | 第45-47页 |
| 参考书目 | 第47-49页 |
| 后记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