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绪论 | 第1-16页 |
| 1 课题背景 | 第8-9页 |
| 2 课题的选定和意义以及主要内容 | 第9-11页 |
| 3 有限元和试验模态分析技术在内燃机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 第11-14页 |
| 4 计算环境简介 | 第14-16页 |
| 第二章 缸盖故障失效分析及电测实验 | 第16-32页 |
| 1 分析方法 | 第16页 |
| 2 故障概述 | 第16-17页 |
| 3 故障诊断 | 第17-19页 |
| 4 故障分析 | 第19-20页 |
| 5 缸盖电测试验 | 第20-30页 |
| ·试验内容 | 第20-21页 |
| ·试验过程 | 第21-22页 |
| ·测量结果 | 第22-26页 |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26-30页 |
| 6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 第三章 有限元计算分析 | 第32-42页 |
| 1 计算环境 | 第32页 |
| 2 CY4102BZL柴油机缸盖的计算模型 | 第32-35页 |
| 3 CY4102BZL柴油机缸盖计算结果 | 第35-39页 |
| 4 结论 | 第39页 |
| 5 CY4102柴油机气缸盖BZL与BZQ对比 | 第39-42页 |
| 第四章 改进方案确定 | 第42-48页 |
| 1 概述 | 第42页 |
| 2 气缸盖受力分析 | 第42-43页 |
| 3 改进方案介绍 | 第43-48页 |
| F1方案 | 第43-46页 |
| F2方案 | 第46-47页 |
| F3方案 | 第47-48页 |
| 第五章 缸盖改进方案有限元计算对比分析 | 第48-53页 |
| 1 缸盖顶板上表面应力对比 | 第48-50页 |
| 2 缸盖顶板下表面危险区域应力对比 | 第50页 |
| 3 原方案和三种改进方案的高应力区域分布 | 第50-51页 |
| 4 断裂区域上、下表面应力梯度对比 | 第51-52页 |
| 5 断裂区域下表面的平均应力和应力幅对比 | 第52页 |
| 6 缸盖结构改进意见 | 第52-53页 |
| 第六章 工艺实施过程及新方案的有限元计算验证 | 第53-57页 |
| 1 工艺实施反馈意见 | 第53页 |
| 2 改进意见 | 第53页 |
| 3 新方案的有限元计算验证 | 第53-56页 |
| 4 计算结论 | 第56-57页 |
| 第七章 缸盖实验应力测量验证 | 第57-66页 |
| 1 BZQ试验结果 | 第57-61页 |
| 2 BZL试验结果 | 第61-64页 |
| 3 试验结论 | 第64-66页 |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69页 |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