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 ·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18页 |
| ·海洋锋的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 ·黄海冬季的一些基本水文特征 | 第15-17页 |
| ·黄海海区冬季基本的生态结构 | 第17-18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18-19页 |
|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 ·本文的主要特色和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数学物理模型 | 第19-30页 |
| ·偏微分控制方程 | 第19-21页 |
| ·边界条件 | 第21-25页 |
| ·海面边界条件(Z=ζ) | 第22-23页 |
| ·海底边界条件(Z=-H) | 第23-24页 |
| ·固体侧边界条件 | 第24页 |
| ·海域中的开边界条件 | 第24-25页 |
| ·层积分方程 | 第25-30页 |
| ·连续方程 | 第25-26页 |
| ·运动方程 | 第26-27页 |
| ·温度和盐度方程 | 第27页 |
| ·总体控制方程 | 第27-30页 |
| 第三章 数值计算格式 | 第30-45页 |
| ·有限差分网格 | 第30-31页 |
| ·运动方程的差分格式 | 第31-33页 |
| ·求解速度场 | 第33-39页 |
| ·水位方程 | 第33-36页 |
| ·求解输运量和速度 | 第36-39页 |
| ·温度方程的差分格式 | 第39-41页 |
| ·显示选择项的处理 | 第41-43页 |
| ·求解步骤 | 第43页 |
| ·垂向涡动粘性系数(A_v)和扩散系数(K_v)的参数化 | 第43-45页 |
| 第四章 黄海冬季锋面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45-100页 |
| ·模式的安排 | 第45-46页 |
| ·模式所选取的初、边值条件 | 第46-52页 |
| ·初始条件 | 第48-50页 |
| ·边界条件 | 第50-52页 |
| ·冬季黄海温度锋面的模拟结果 | 第52-93页 |
| ·秋末到初春黄海的温度及温度锋面的变化情况 | 第53-85页 |
| ·黄海温度锋面的生消过程 | 第85-87页 |
| ·断面图分析 | 第87-93页 |
| ·温度锋面形成的物理机制探讨 | 第93-100页 |
| ·海底地形对温度锋面形成的影响 | 第93-94页 |
| ·吸收的太阳辐射量对温度锋面形成的影响 | 第94-95页 |
| ·环流对温度锋面形成的影响 | 第95页 |
| ·冬季季风对黄海温度锋面形成的影响 | 第95-100页 |
| 第五章 冬季黄海锋面对鳀鱼回游及分布特性的影响 | 第100-107页 |
| ·鳀鱼简介 | 第100页 |
| ·黄海鳀鱼的洄游分布 | 第100-102页 |
| ·黄海水文特性对鳀鱼密集区的影响 | 第102-107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7-109页 |
| ·总结 | 第107-108页 |
| ·展望 | 第108-109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9-112页 |
| 附图 | 第112-116页 |
| 致谢 | 第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