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子刀治疗系统的软件研制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英文摘要 | 第3-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6-12页 |
1. 1 中子刀治疗系统背景和意义 | 第6-10页 |
1. 1. 1 中子刀治疗系统的背景 | 第6-8页 |
1. 1. 2 中子刀治疗系统的意义 | 第8-10页 |
1. 2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10-12页 |
第2章 中子刀治疗系统原理分析 | 第12-24页 |
2. 1 252Cf中子源及其物理特性 | 第12-13页 |
2. 2 中子与人体组织的相互作用 | 第13-14页 |
2. 3 中子治癌与常规射线的比较 | 第14-17页 |
2. 4 Cf中子吸收剂量分布理论 | 第17-20页 |
2. 4. 1 一维能量相关离散坐标法 | 第18页 |
2. 4. 2 蒙特卡罗法(MC) | 第18-19页 |
2. 4. 3 表述吸收剂量分布的经验公式 | 第19-20页 |
2. 5 中子刀原理 | 第20-24页 |
2. 5. 1 近距离治疗 | 第20-22页 |
2. 5. 2 中子刀基本原理 | 第22-24页 |
第3章 中子刀系统总体结构 | 第24-32页 |
3. 1 252Cf遥控后装治疗机(中子刀) | 第24-25页 |
3. 2 主机 | 第25页 |
3. 3 电气控制系统 | 第25-26页 |
3. 4 治疗计划系统 | 第26页 |
3. 5 图像采集 | 第26-28页 |
3. 6 施源器 | 第28-29页 |
3. 7 送源机构 | 第29-31页 |
3. 8 治疗过程 | 第31-32页 |
第4章 中子刀系统软件研制 | 第32-57页 |
4. 1 系统功能概述 | 第32-33页 |
4. 2 图象数据管理 | 第33-35页 |
4. 2. 1 系统用户策略 | 第33页 |
4. 2. 2 数据表及其关系 | 第33-34页 |
4. 2. 3 图像存取 | 第34-35页 |
4. 3 算法研究 | 第35-51页 |
4. 3. 1 三维坐标重建 | 第35-45页 |
4. 3. 2 插针计算方法 | 第45-51页 |
4. 4 系统实现 | 第51-57页 |
4. 4. 1 工具选择 | 第51-52页 |
4. 4. 2 系统设计 | 第52-55页 |
4. 4. 3 系统特点 | 第55页 |
4. 4. 4 软件发行 | 第55-57页 |
第5章 中子刀治疗子系统 | 第57-74页 |
5. 1 中子刀治疗采集子系统 | 第57-59页 |
5. 2 中子刀治疗计划子系统 | 第59-67页 |
5. 2. 1 驻留点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61-63页 |
5. 2. 2 剂量计算 | 第63-65页 |
5. 2. 3 治疗计划的制定 | 第65-66页 |
5. 2. 4 中子刀治疗计划子系统结论 | 第66-67页 |
5. 3 中子刀治疗管理子系统 | 第67-69页 |
5. 4 中子刀治疗控制子系统 | 第69-74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4-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