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各种桥梁论文--桥梁:按结构分论文--斜拉桥论文

大跨度斜拉桥施工控制

第一章 斜拉桥施工控制概况第1-16页
 1.1 施工控制的概念和发展概况第11-12页
 1.2 施工控制的主要形式和方法第12-13页
 1.3 桥仿真计算基本内容第13-14页
 1.4 真计算在施工控制中的作用和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第14-16页
第二章 迁移矩阵法第16-30页
 2.1 迁移矩阵法的基本原理与发展第16-17页
 2.2 迁移矩阵法的优点和本文的主要阐述范围第17页
 2.3 有限元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发展第17-19页
 2.4 迁移矩阵法的基本原理和对斜拉桥结构的处理方式第19-30页
  2.4.1 基本单元的节点间状态向量传递公式第19-20页
  2.4.2 基本传递单元的变形微分方程第20-23页
  2.4.3 状态向量的节点转换公式推导第23-24页
  2.4.4 节点状态向量的递推公式第24页
  2.4.5 节点状态向量表达式的推导第24-25页
  2.4.6 结构赘余力求解方程的推导第25-29页
   2.4.6.1 传递链的起始点和终点第26页
   2.4.6.2 刚性支座所在的节点第26-27页
   2.4.6.3 弹性支座所在的节点第27页
   2.4.6.4 传递链的交点第27-28页
   2.4.6.5 铰接点第28页
   2.4.6.6 联杆第28-29页
  2.4.7 赘余力方程的建立第29-30页
第三章 对迁移矩阵法的修正第30-37页
 3.1 传递矩阵的稳定函数第30-32页
 3.2 传递矩阵的稳定函数与有限元法中单元刚度矩阵的稳定函数之间的关系第32-33页
 3.3 斜拉索刚度修正得精确公式第33-35页
 3.4 斜拉索刚度修正得近似公式及应用第35-37页
第四章 斜拉桥施工控制中的索力调整方法第37-42页
 4.1 概述第37-38页
 4.2 系数矩阵的确定第38-40页
  4.2.1 单根斜拉索索力对结构影响求解方法改进第38-39页
  4.2.2 改进方法在迁移矩阵法中的应用第39-40页
 4.3 调索方法的程序实现第40-42页
第五章 斜拉桥施工仿真计算的程序实现第42-46页
 5.1 仿真计算的模型建立第42-43页
  5.1.1 斜拉索的模型第42页
  5.1.2 支座处理模型第42页
  5.1.3 主梁及主塔的模型采用第42-43页
 5.2 对上部结构的仿真模拟计算第43-44页
 5.3 程序实现第44-46页
第六章 验证算例第46-55页
 6.1 概述第46页
 6.2 技术标准第46页
 6.3 总体结构静力分析第46-54页
  6.3.1 荷载第46-48页
  6.3.2 主要计算项目及内容第48-49页
  6.3.3 计算模式第49页
  6.3.4 施工工艺第49页
  6.3.5 初始索力的确定第49-50页
  6.3.6 荷载组合第50页
  6.3.7 计算结果第50-51页
  6.3.8 主梁竖向累积位移第51-53页
  6.3.9 主塔塔顶水平向位移第53-54页
 6.4 分析结果的总结第54-55页
第七章 结束语第55-59页
 7.1 本文研究结论第55页
 7.2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55-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血清肌钙蛋白对病毒性心肌炎心肌损伤的诊断及预后评价
下一篇:一种新丝/苏氨酸激酶的分子克隆及其生物学功能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