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存储区域网管理系统的研究——利用存储区域网实现增强的备份系统

引言第1-11页
第一章 数据管理和数据备份第11-14页
   ·数据备份概述第11页
   ·数据备份面临的问题第11-12页
   ·数据管理和备份系统实现的目标第12-14页
第二章 存储区域网概述第14-22页
   ·发展背景第14页
   ·存储系统的类型第14-15页
   ·SAN的构成要素第15页
   ·存储区域网使用的协议第15-17页
   ·存储区域网络的构筑-硬件第17-20页
     ·磁盘阵列和Server的接口第18-20页
   ·存储区域网的软件第20-22页
第三章 SCM综述第22-32页
   ·Main部分介绍第23-27页
     ·配置文件的解析第23-25页
     ·各个进程的控制第25-26页
     ·命令的接受和处理第26-27页
   ·Client模块第27页
   ·Agent模块第27页
   ·基本功能模块第27-28页
     ·资源监视模块RMON第27-28页
     ·资源配置模块Config第28页
   ·扩展功能模块第28-30页
     ·性能监视第28-29页
     ·复制和恢复功能第29页
     ·性能优化第29-30页
   ·消息处理模块第30-32页
第四章 备份系统的构成及性能分析第32-37页
   ·备份系统的构成及历史第32-34页
   ·备份系统的性能分析第34-35页
   ·备份策略及恢复计划第35-37页
第五章 SAN中备份软件实现及比较第37-39页
第六章 RPL设计第39-57页
   ·系统构成第39-41页
   ·RPL管理中的数据通讯第41-44页
     ·通讯模型第41-42页
     ·数据类型及驱动方式第42页
     ·与Main进程通讯的报文:第42-43页
     ·和Client进程通讯第43-44页
     ·和agent进程通讯第44页
     ·和RMON进程通讯第44页
   ·Atomic Break机能及实现第44-49页
     ·问题产生的背景第44-45页
     ·解决的方针第45-46页
     ·基本概念第46-47页
     ·硬件实现第47-48页
     ·软件实现第48-49页
     ·atomic break group使用实例第49页
   ·Signature问题的产生第49-50页
   ·解决方案第50-51页
     ·signature的读取第50-51页
     ·signature的写入第51页
     ·signature保存和恢复的顺序第51页
   ·RPL部分的性能改善第51-57页
     ·问题描述第51页
     ·原因分析第51-53页
     ·解决方案第53-57页
第七章 RPL应用事例研究第57-59页
   ·数据复制第57页
   ·Data replication适用事例第57-59页
     ·磁带备份的方式第57-58页
     ·利用disk进行备份第58-59页
第八章 RPL系统的优缺点第59-61页
   ·RPL系统的优点第59页
   ·RPL系统的不足之处:第59-61页
     ·没有备份日志第59页
     ·没有实现调度功能第59-60页
     ·实现的层次不完整,硬件依赖性太大。第60-61页
第九章 结束语第61-62页
致谢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9GSCC—1.4型水草收割机参数优化设计
下一篇:微分方程理论中的若干问题--几类奇异微分方程的正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