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9页 |
1. 前言 | 第9-12页 |
2. 研究进展 | 第12-25页 |
2.1 水生植被恢复及相关水生植物研究的现状 | 第12-21页 |
2.1.1 恢复生态学的兴起 | 第12页 |
2.1.2 水生植被恢复与重建的理论基础 | 第12-14页 |
2.1.3 水生植被恢复与重建的试验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2.1.4 与本研究相关的水生植物研究概况 | 第16-21页 |
2.1.4.1 水生高等植物的繁殖策略的研究 | 第16-18页 |
2.1.4.2 水生高等植物的净化能力的研究 | 第18-19页 |
2.1.4.3 水体光性质对沉水植物的影响 | 第19-20页 |
2.1.4.4 植物种子发芽研究概况 | 第20-21页 |
2.2 蓖齿眼子菜研究现状 | 第21-25页 |
2.2.1 蓖齿眼子菜分布 | 第21页 |
2.2.2 蓖齿眼子菜形态 | 第21-22页 |
2.2.3 蓖齿眼子菜的生态习性 | 第22-23页 |
2.2.4 蓖齿眼子菜的繁殖生态 | 第23页 |
2.2.5 用途 | 第23-25页 |
3. 研究方法 | 第25-33页 |
3.1 环境背景调查的方法 | 第25-26页 |
3.2 蓖齿眼子菜生物学特性和生活史的观察研究方法 | 第26-27页 |
3.3 蓖齿眼子菜繁殖策略研究方法 | 第27-28页 |
3.3.1 蓖齿眼子菜种子库调查方法 | 第27页 |
3.3.2 蓖齿眼子菜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方式的研究方法 | 第27页 |
3.3.3 蓖齿眼子菜种子发芽率研究方法 | 第27-28页 |
3.4 蓖齿眼子菜光合能力及与水体光性质关系的研究方法 | 第28-29页 |
3.4.1 自然条件下滇池蓖齿眼子菜光合生产能力季节变化的研究方法 | 第28页 |
3.4.2 室内光和温度对蓖齿眼子菜光合作用影响的实验方法 | 第28-29页 |
3.4.3 蓖齿眼子菜与其它一些主要沉水植物光合能力比较研究方法 | 第29页 |
3.5 蓖齿眼子菜对水体N、P的去除能力的研究方法 | 第29页 |
3.6 蓝藻水华对生长影响的试验方法 | 第29-30页 |
3.7 蓖齿眼子菜在滇池生态修复中应用的研究方法 | 第30-33页 |
4. 结果与讨论 | 第33-90页 |
4.1 滇池与试验区环境背景 | 第33-43页 |
4.1.1 滇池水域自然环境概况 | 第33页 |
4.1.2 滇池水环境质量现状 | 第33-35页 |
4.1.3 滇池水生植被的现状及衰退原因 | 第35-38页 |
4.1.4 试验区环境背景 | 第38-43页 |
4.2 蓖齿眼子菜生物、生态学特性及生活史的观察研究 | 第43-55页 |
4.2.1 蓖齿眼子菜的生物学和形态特征 | 第43页 |
4.2.2 蓖齿眼子菜的形态特征值 | 第43-49页 |
4.2.3 蓖齿眼子菜的生态学特征 | 第49-51页 |
4.2.4 蓖齿眼子菜在滇池地区的生活史 | 第51-52页 |
4.2.5 蓖齿眼子的生物量的年变化 | 第52-55页 |
4.3 蓖齿眼子菜的繁殖策略研究 | 第55-63页 |
4.3.1 蓖齿眼子菜的有性繁殖 | 第55-58页 |
4.3.2 蓖齿眼子菜的无性繁殖 | 第58-63页 |
4.4 蓖齿眼子菜种子发芽研究 | 第63-66页 |
4.4.1 种子原位发芽率 | 第63页 |
4.4.2 室内不同处理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 | 第63-64页 |
4.4.3 讨论 | 第64-66页 |
4.5 蓖齿眼子菜的光合能力及其与水体光性质关系的研究 | 第66-77页 |
4.5.1 自然条件下滇池蓖齿眼子菜光合能力季节变化 | 第66-67页 |
4.5.2 不同生长阶段蓖齿眼子菜的叶绿素含量及光合能力 | 第67-68页 |
4.5.3 试验条件下光和温度对蓖齿眼子菜光合能力影响 | 第68-70页 |
4.5.4 滇池水体光衰减对蓖齿眼子菜生长的影响 | 第70-73页 |
4.5.5 蓖齿眼子菜与其它主要沉水植物光合能力的比较 | 第73-75页 |
4.5.6 讨论 | 第75-77页 |
4.6 蓖齿眼子菜对水体净化能力的研究 | 第77-81页 |
4.6.1 蓖齿眼子菜等4种沉水植物对TN、TP的去除效果 | 第77页 |
4.6.2 蓖齿眼子菜等4种沉水植物对TN、TP的去除效果随时间变化 | 第77-79页 |
4.6.3 蓖齿眼子菜等4种沉水植物对TN、TP的去除速率 | 第79-81页 |
4.7 蓝藻水华对蓖齿眼子菜生长的影响 | 第81-83页 |
4.8 蓖齿眼子菜在湖泊生态修复中的应用 | 第83-90页 |
4.8.1 试验区内蓖齿眼子菜栽种技术的研究 | 第83-84页 |
4.8.2 蓖齿眼子菜对滇池水质改善效果 | 第84-90页 |
4.8.2.1 利用人工围隔研究蓖齿眼子菜净化水体的效果 | 第84-85页 |
4.8.2.2 自然条件下蓖齿眼子菜对滇池水体水质的影响 | 第85-90页 |
5. 结论 | 第90-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105页 |
致谢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