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7页 |
§1.1 大单宽流量低佛氏数水流消能中的问题及研究、应用现状 | 第10-12页 |
§1.2 大单宽流量低佛氏数水流消能研究的意义 | 第12-15页 |
§1.3 低坎分流墩产生的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第二章 试验模型、设备及仪器 | 第17-21页 |
§2.1 试验模型、设备与主要水力参数 | 第17-19页 |
§2.2 量测仪器及量测方法 | 第19-21页 |
第三章 消能工下游水流流态及流速分布 | 第21-33页 |
§3.1 消能工下游水流流态 | 第21-23页 |
§3.2 下游水流衔接计算 | 第23-25页 |
§3.3 下游水流的流速分布 | 第25-30页 |
3.3.1、 底流速分布系数. | 第26页 |
3.3.2、 动能修止系数. | 第26-27页 |
3.3.3、 水流重心指数. | 第27-30页 |
§3.4 小结 | 第30-33页 |
第四章 水流的脉动 | 第33-47页 |
§4.1 下游水流的均方值紊动能 | 第33-38页 |
4.1.1、 均方值紊动能随距离、佛氏数的变化规律. | 第33-36页 |
4.1.2、 均方值紊动能的经验计算式. | 第36-37页 |
4.1.3、 溢流坝下游有无低坎分流墩时均方值紊动能比较. | 第37-38页 |
§4.2 水流脉动的功率谱及概率密度函数 | 第38-40页 |
4.2.1、 功率谱密度函数. | 第38-39页 |
4.2.2、 概率密度函数. | 第39-40页 |
§4.3 下游水流的较大紊动能 | 第40-41页 |
§4.4 紊动强度 | 第41-44页 |
4.4.1、 水流紊动强度的分布 | 第41-42页 |
4.4.2、 紊动强度与佛氏数及距离的关系 | 第42-44页 |
§4.5 小结 | 第44-47页 |
第五章 水流的波动 | 第47-61页 |
§5.1 水面波浪的平均波高 | 第47-53页 |
5.1.1、 平均波高 | 第47-50页 |
5.1.2、 有无分流墩的波高对比 | 第50-52页 |
5.1.3、 低坎分流墩下游波高与戽流波高的对比 | 第52-53页 |
§5.2 平均周期、波长、波速与波能. | 第53-58页 |
5.2.1、 波浪的平均周期 | 第53页 |
5.2.2、 波长、波速 | 第53-55页 |
5.2.3、 单宽波能 | 第55-58页 |
§5.3 波高的概率密度与功率谱. | 第58-59页 |
5.3、1、 波高的概率密度分布 | 第58-59页 |
5.3.2、 波浪的功率谱特性 | 第59页 |
§5.4 小结 | 第59-61页 |
第六章 分流墩体形参数的优化选择 | 第61-74页 |
§6.1 分流墩收缩比的优化选择 | 第61-65页 |
6.1.1、 收缩比对下游水流流速分布的影响 | 第61-62页 |
6.1.2、 收缩比对下游河床冲刷的影响 | 第62-63页 |
6.1.3、 收缩比对下游波浪的影响 | 第63-65页 |
§6.2 分流墩墩高的优化选择 | 第65-72页 |
6.2.1、 墩高对下游水流流速分布的影响 | 第66-67页 |
6.2.2、 墩高对下游河床冲刷的影响 | 第67-69页 |
6.2.3、 墩高对下游波浪的影响 | 第69-70页 |
6.2.4、 波高随墩高变化的经验公式 | 第70-72页 |
§6.3 小结 | 第72-74页 |
第七章 结语 | 第74-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附录 | 第82-89页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