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变异性哮喘发作诱因与干预措施的调查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10-19页 |
第一节 中医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认识及研究 | 第10-14页 |
一、病名研究 | 第10页 |
二、病因病机研究 | 第10-12页 |
三、分期及辩证分型治疗 | 第12-14页 |
第二节 西医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认识及研究 | 第14-19页 |
一、流行病学 | 第14页 |
二、发病机制 | 第14-15页 |
三、诊断 | 第15-16页 |
四、治疗及进展 | 第16-19页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19-21页 |
第一节 临床资料 | 第19页 |
一、病例来源 | 第19页 |
二、诊断标准 | 第19页 |
三、纳入标准 | 第19页 |
四、排除标准 | 第19页 |
五、脱落标准 | 第19页 |
第二节 研究方案 | 第19-21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二、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 第20页 |
三、统计分析 | 第20-21页 |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21-26页 |
第一节 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 第21页 |
第二节 发作诱因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 第21页 |
第三节 干预措施及疗效指标分析 | 第21-26页 |
一、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 第21-22页 |
二、疗效性指标分析 | 第22-24页 |
三、各组用药特点分析 | 第24-26页 |
第四章 讨论与分析 | 第26-29页 |
第一节 发作诱因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 第26页 |
第二节 干预措施分析 | 第26-28页 |
第三节 存在问题与展望 | 第28-29页 |
结语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3页 |
附录 | 第33-37页 |
致谢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