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屋顶形式的研究
前言 | 第1-10页 |
第一章 城市住宅的屋顶现状 | 第10-18页 |
1.1 城市住宅屋顶形式的演变 | 第10-12页 |
1.2 城市住宅屋顶形式现状的困惑 | 第12-14页 |
1.3 国外从城市景观角度对于屋顶形状的限制 | 第14-18页 |
第二章 坡屋顶 | 第18-32页 |
2.1 谈谈传统的坡屋顶 | 第18-21页 |
2.1.1 坡屋顶的起源与发展 | 第18-19页 |
2.1.2 古代民居屋顶形式的分类及特点 | 第19-21页 |
2.2 现代的坡屋顶 | 第21-32页 |
2.2.1 新型的坡屋顶形式 | 第21-23页 |
2.2.2 坡屋顶间的开窗形式 | 第23-25页 |
2.2.3 坡屋顶的构造 | 第25-27页 |
2.2.4 谈谈坡屋顶的综合效益 | 第27-32页 |
第三章 屋顶花园 | 第32-46页 |
3.1 城市生态环境与绿化 | 第32-36页 |
3.1.1 城市生态环境 | 第32页 |
3.1.2 城市环境与绿色植物 | 第32-35页 |
3.1.3 城市建筑与生态园林 | 第35-36页 |
3.2 屋顶花园的历史与发展 | 第36-41页 |
3.2.1 屋顶花园的历史 | 第36-39页 |
3.2.2 屋顶花园的发展 | 第39-41页 |
3.3 屋顶绿化的功效 | 第41-44页 |
3.3.1 生态环境功能与景观效应 | 第41-42页 |
3.3.2 隔热、保温与防水效应 | 第42-43页 |
3.3.3 屋顶绿化的蓄雨水作用 | 第43-44页 |
3.4 绿化屋顶构造 | 第44-46页 |
第四章 上人屋顶 | 第46-57页 |
4.1 人的基本需求 | 第46-51页 |
4.1.1 人的基本需求 | 第46-47页 |
4.1.2 人类对其聚居地的基本需要 | 第47-49页 |
4.1.3 居主行为与需求的社会特征 | 第49-51页 |
4.2 上人屋顶 | 第51-55页 |
4.2.1 城市的病态 | 第51-52页 |
4.2.2 对城市病态的解释 | 第52-54页 |
4.2.3 上人屋顶是住户间交往的好场所 | 第54-55页 |
4.3 上人屋顶的形式 | 第55-57页 |
第五章 双重屋顶 | 第57-62页 |
5.1 双重屋顶的造型 | 第57-58页 |
5.2 双重屋顶的功能与特点 | 第58-60页 |
5.3 实例 | 第60-62页 |
第六章 生态屋顶 | 第62-70页 |
6.1 绿色建筑与生态建筑 | 第62-64页 |
6.2 生态屋顶 | 第64-70页 |
第七章 经济分析 | 第70-76页 |
第八章 实例 | 第76-81页 |
结束语 | 第81-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