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添加剂对镍氢电池正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目录 | 第9-12页 |
| CONTENTS | 第12-1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4页 |
| ·引言 | 第15-16页 |
| ·镍氢电池工作原理 | 第16-17页 |
| ·车载镍氢电池的发展现状 | 第17-20页 |
| ·纳米材料在镍氢电池中的应用 | 第20-22页 |
| ·纳米材料在镍氢电池负极中的应用 | 第20-21页 |
| ·纳米材料在镍氢电池正极中的应用 | 第21-22页 |
|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课题的提出 | 第22-24页 |
| 第二章 实验内容与测试方法 | 第24-34页 |
| ·化学药品与仪器 | 第24-25页 |
| ·主要实验药品 | 第24-25页 |
| ·主要实验仪器 | 第25页 |
| ·纳米氧化物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 第25-31页 |
| ·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 | 第25-27页 |
| ·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 | 第27-28页 |
| ·纳米氧化铜的制备方法 | 第28-30页 |
| ·X射线衍射测试 | 第30页 |
|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 | 第30-31页 |
| ·电极的制作 | 第31-32页 |
|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32-34页 |
| ·恒流充放电测试 | 第32页 |
| ·循环伏安测试 | 第32-34页 |
| 第三章 纳米氧化锌对镍氢电池正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34-49页 |
| ·引言 | 第34-35页 |
| ·纳米氧化锌的制备 | 第35-37页 |
| ·溶剂热法制备空心氧化锌 | 第35-37页 |
| ·直接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锌 | 第37页 |
| ·电极的制作和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3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7-48页 |
| ·样品的结构形态表征 | 第37-40页 |
| ·电极的电化学性能 | 第40-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四章 混合添加剂对镍氢电池正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49-58页 |
| ·引言 | 第49-50页 |
| ·纳米氧化锌的制备 | 第50页 |
| ·电极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50-5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1-56页 |
| ·样品的结构形态表征 | 第51-54页 |
| ·电极的电化学性能 | 第54-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 第五章 纳米氧化铜对镍氢电池正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58-65页 |
| ·引言 | 第58页 |
| ·纳米氧化铜的制备 | 第58-59页 |
| ·电极的制作和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5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9-63页 |
| ·纳米氧化铜的XRD表征和粒度分布 | 第59-61页 |
| ·电极的电化学性能 | 第61-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 结论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1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1-72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课题 | 第72-74页 |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