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英文摘要 | 第3-6页 |
第一章 引 言 | 第6-44页 |
1.1 有机电致发光的基本原理 | 第10-19页 |
1.1.1 有机电致发光发展历史与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1.1.2 有机电致发光的材料、器件和基本物理过程 | 第12-19页 |
1.2 微腔激光器件的基本发展概况 | 第19-33页 |
1.2.1 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 | 第21-24页 |
1.2.2 耳语回廊模式微腔激光器 | 第24-29页 |
1.2.3 光子晶体缺陷模微腔 | 第29-30页 |
1.2.4 微腔研究中的一些基本问题 | 第30-33页 |
1.3 有机材料的光学微腔 | 第33-35页 |
1.4 有机及聚合物激光的研究进展 | 第35-42页 |
1.4.1 研究进展 | 第35-37页 |
1.4.2 有机半导体激光器件的典型结构 | 第37-42页 |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42-44页 |
第二章 有机及聚合物薄膜的微腔效应 | 第44-76页 |
2.1 有机光学微腔DBR高反射膜的设计 | 第45-57页 |
2.1.1 单一界面的反射率和透射率 | 第45-49页 |
2.1.2 单层膜的计算 | 第49-50页 |
2.1.3 多层膜的计算 | 第50-57页 |
2.2 DBR和金属膜作为反射镜的有机光学微腔 | 第57-63页 |
2.2.1 有机小分子薄膜的微腔效应 | 第57-62页 |
2.2.2 聚合物薄膜的微腔效应 | 第62-63页 |
2.3 DBR和DBR作为反射镜的有机光学微腔 | 第63-66页 |
2.4 微腔中光学模式的研究 | 第66-74页 |
2.4.1 单一结构不同Bragg波长的DBR构成的微腔 | 第66-70页 |
2.4.2 Chirped结构的DBR构成的微腔 | 第70-74页 |
2.5 小 结 | 第74-76页 |
第三章 聚合物溶液激光 | 第76-92页 |
3.1 聚合物受激发射原理 | 第76-78页 |
3.2 BMPPV受激发射特性 | 第78-85页 |
3.2.1 BMPPV的三氯甲烷溶液的发光特性 | 第79-81页 |
3.2.2 BMPPV的三氯甲烷溶液的受激发射特性 | 第81-85页 |
3.3 MEH-PPV受激发射特性 | 第85-89页 |
3.3.1 MEH-PPV溶液的光致发光 | 第85-87页 |
3.3.2 MEH-PPV溶液的受激发射特性 | 第87-89页 |
3.4 MPV的受激发射特性 | 第89-91页 |
3.5 小结 | 第91-92页 |
第四章 有机/聚合物成膜质量及分形表面研究 | 第92-108页 |
4.1 有机/聚合物成膜质量分析 | 第92-103页 |
4.1.1 样品制备 | 第92-93页 |
4.1.2 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93-103页 |
4.2 有机半导体材料的分形表面研究 | 第103-106页 |
4.2.1 实验 | 第104页 |
4.2.2 结果与讨论 | 第104-106页 |
4.3 小结 | 第106-108页 |
第五章 有机/聚合物薄膜微腔光泵激光 | 第108-119页 |
5.1 引言 | 第108-109页 |
5.2 PVK:Alq3:DCM1簿膜的微腔受激发射 | 第109-113页 |
5.2.1 样品制备 | 第109-110页 |
5.2.2 测试及结果分析 | 第110-113页 |
5.3 聚合物共混薄膜的微腔受激发射 | 第113-116页 |
5.3.1 样品制备 | 第113-114页 |
5.3.2 测试及结果分析 | 第114-116页 |
5.4 有机/聚合物电泵激光前景展望 | 第116-118页 |
5.4.1 电泵微腔激光器研究进展 | 第116-117页 |
5.4.2 现存问题及商业化前景 | 第117-118页 |
5.5 小结 | 第118-119页 |
总结 | 第119-121页 |
参考文献 | 第121-125页 |
论文期间主要成果 | 第125-131页 |
致谢 | 第1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