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隧道工程论文--隧道施工论文--掘进、导巷与支护论文

隧道围岩—支护结构长期稳定性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1 绪论第9-18页
   ·引言第9页
   ·论文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第9-11页
   ·研究现状第11-16页
     ·流变的研究现状第11-12页
     ·流变的实验研究第12-14页
     ·隧道围岩及支护稳定性研究现状第14-15页
     ·隧道支护分析方法现状第15-16页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6-18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16-17页
     ·技术路线第17-18页
2 材料(结构)长期稳定性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8-29页
   ·概述第18-19页
   ·材料流变主要理论第19-28页
     ·老化理论第19页
     ·流动理论第19页
     ·硬化理论第19-20页
     ·继效理论第20页
     ·内时理论第20页
     ·模型理论第20-27页
     ·非线性粘弹性本构模型理论第27-28页
   ·本章小结第28-29页
3 混凝土力学特性试验研究第29-40页
   ·试件的制作第29页
   ·试验设备第29-30页
   ·混凝土三轴压缩变形试验第30-31页
   ·混凝土蠕变特性实验研究第31-39页
     ·影响蠕变试验结果的因素分析第31-33页
     ·试验方法及试验结果第33-34页
     ·两种流变模型参数的确立第34-39页
   ·本章小结第39-40页
4 支护结构长期稳定性数值仿真分析第40-62页
   ·有限元法第40-45页
     ·有限元的分析过程第40-42页
     ·屈服准则第42-44页
     ·ADINA 通用有限元软件介绍第44-45页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45-47页
     ·模型的定义第45-46页
     ·模型参数的选取第46-47页
   ·计算结果及分析第47-61页
     ·应力计算结果分析第47-55页
     ·位移计算结果分析第55-60页
     ·围岩塑性区分析第60-61页
   ·本章小结第61-62页
5 流变参数单因素敏感性分析第62-74页
   ·概述第62页
   ·敏感性分析方法第62-64页
   ·支护结构流变参数敏感性分析第64-73页
   ·本章小结第73-74页
6 结论与展望第74-76页
   ·结论第74页
   ·后续研究工作及展望第74-76页
致谢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0页
附录第80-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沥青路面养护车开发
下一篇:复杂交叉隧道开挖的相关力学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