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论文--地下水与基础论文

考虑降雨入渗作用下的填方边坡基底放阶技术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1 绪论第11-19页
   ·问题的提出与意义第11-1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7页
     ·边坡基底滑面改良研究及应用现状第12-13页
     ·降雨入渗条件下填方边坡稳定性的研究成果第13-17页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思路及技术路线第17-19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第17-18页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第18-19页
2 填方边坡的特征及影响因素第19-31页
   ·引言第19页
   ·填方边坡特征及失稳模式第19-22页
     ·填方边坡特征第19-20页
     ·填方边坡基本失稳模式第20-22页
   ·边坡稳定性主要影响因素第22-25页
     ·土体的结构性质因素第22-24页
     ·环境因素第24-25页
   ·水土相互作用的机理第25-27页
     ·水土化学作用第25-26页
     ·水土物理作用第26-27页
   ·填方边坡滑移面形成机理分析第27-30页
     ·基底表面土体的弱化机理第27-28页
     ·基底面滞水层分析第28-30页
   ·本章小结第30-31页
3 填方边坡滞水层分析第31-46页
   ·建模依据第31-33页
   ·极限平衡法确定滑移面第33-34页
   ·等厚滞水层台阶宽度与滑面抗剪参数的关系第34-37页
     ·滑面综合粘聚力与台阶宽度关系第34-36页
     ·滑面综合内摩擦角与台阶宽度关系第36-37页
   ·不等厚滞水层台阶宽度公式的推导第37-40页
     ·滑面综合粘聚力随台阶宽度变化公式的推导第38-40页
     ·滑面综合内摩擦角随台阶宽度变化公式的推导第40页
   ·实例计算确定台阶宽度第40-43页
   ·我国技术标准关于基底放阶的相关规定第43-45页
   ·本章小结第45-46页
4 填方边坡基底放阶数值仿真分析第46-64页
   ·前言第46页
   ·有限元法第46-50页
     ·有限元本构关系第47-49页
     ·MIDAS/GTS 的特点第49-50页
   ·边坡安全系数的计算原理第50-52页
     ·弹塑性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计算原理第51页
     ·弹塑性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的破坏标准第51-52页
   ·影响基底放阶填土边坡稳定的主要因素第52-54页
     ·边坡的几何形状影响第52-53页
     ·基底台阶的影响第53页
     ·水渗流作用的影响第53-54页
   ·基底放阶计算模型第54-55页
     ·几何模型第54页
     ·本构模型第54-55页
   ·计算结果分析第55-63页
     ·不同台阶宽度条件下边坡稳定性的变化规律第56-57页
     ·不同地表放坡坡比条件下边坡稳定性的变化规律第57-61页
     ·不同放阶范围条件下边坡稳定性的变化规律第61-63页
   ·本章小结第63-64页
5 填方边坡基底放阶渗流-应力耦合分析第64-78页
   ·分析目的第64页
   ·计算方法第64-69页
     ·流动法则第64-65页
     ·基本方程第65-66页
     ·有限元方程第66页
     ·有效应力原理第66-67页
     ·耦合分析基本方程第67页
     ·定解条件第67-69页
   ·渗流-应力耦合计算模型第69-71页
     ·计算模型中选用的岩土体水力学特性第69-71页
     ·计算边界条件第71页
     ·降雨型式设计第71页
   ·填方边坡基底放阶渗流-应力耦合分析第71-76页
     ·降雨强度的影响第71-74页
     ·降雨持时的影响第74-76页
   ·本章小结第76-78页
6 工程实例应用第78-88页
   ·工程概述第78页
   ·场区工程地质水文特征第78-80页
     ·既有矸石山基本特征第78-80页
     ·勘察区水文特征第80页
     ·既有矸石山滑坡形成机制第80页
   ·设计方案计算第80-86页
     ·解析法计算第81-82页
     ·工程实例有限元模型第82-83页
     ·MADIS/GTS 分析结果对比第83-86页
     ·渗流-应力耦合分析第86页
   ·本章小结第86-88页
7 结论与展望第88-91页
   ·主要结论第88-89页
   ·后续工作研究展望第89-91页
致谢第91-92页
参考文献第92-96页
附录第96-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特高压输电塔线耦联体系风振响应及风洞试验研究
下一篇:型钢混凝土构件受扭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