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

我国城镇住宅供给的法律制度完善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引言第10-11页
第一部分 城镇住宅供给的制度概述第11-18页
 一、城镇住宅供给的论述基础第11-12页
  (一) 城镇地域范围内的住宅供给第11页
  (二) 制度意义上的住宅供给第11页
  (三) 调控手段意义上的住宅供给第11-12页
 二、城镇住宅供给的制度概况第12-16页
  (一) 研究意义第13-14页
  (二) 制度分析第14-15页
  (三) 制度特点第15-16页
 三、完善住宅供给的必要性第16-18页
  (一) 有利于优化商品房市场第16-17页
  (二) 有利于引导潜在需求实现第17页
  (三) 有利于城市整体规划第17-18页
第二部分 城镇住宅供给制度的法理基础第18-25页
 一、宪法基础第18-21页
  (一) 住宅权的提出第18-19页
  (二) 国家保障住宅权的实现第19-21页
 二、经济法基础第21-25页
  (一) 调整商品房供给第22-23页
  (二) 实现住房的社会保障第23-25页
第三部分 我国城镇住宅供给制度的历史及现状第25-33页
 一、背景考量第25-26页
 二、历史发展第26-27页
 三、特点和规律评析第27-29页
 四、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29-33页
  (一) 现状第29页
  (二) 存在的问题第29-33页
第四部分 国外城镇住宅供给法律制度的经验和启示第33-36页
 一、国外经验借鉴第33-35页
  (一) 英国第33-34页
  (二) 新加坡第34-35页
 二、国外经验总评第35-36页
第五部分 完善我国城镇住宅供给的法律制度构想第36-53页
 一、基本原则第36-37页
  (一) 市场化为主第36页
  (二) 政府负责下的多方主体参与第36-37页
  (三) 细化需求第37页
  (四) 在动态中追求均衡第37页
 二、立法保障与立法构想第37-41页
  (一) 立法保障第37-38页
  (二) 立法构想第38-41页
 三、城镇住宅供给法律制度配套机制的建立第41-42页
  (一) 规划的制定和实施第41-42页
  (二) 监测预警机制第42页
  (三) 个人信用体系第42页
 四、管理体制的重塑第42-44页
  (一) 管理机构的设置及其职能第42-43页
  (二) 专业运作机构的设立及其职能第43-44页
 五、完善我国城镇住宅供给的法律制度的具体措施第44-53页
  (一) 商品房第45-48页
  (二) 经济适用房第48-50页
  (三) 廉租房第50-53页
结语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证据相关性--以证据本源为视角
下一篇:损害补偿原则在多数保险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