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藓及地衣对凉州明长城的保护作用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10页 |
| 图件目录 | 第10-12页 |
| 表格目录 | 第12-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9页 |
|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 ·国内外土遗址研究历程 | 第14-17页 |
| ·土遗址保护历史 | 第14-15页 |
| ·国内土遗址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 ·研究路线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研究区相关情况调查 | 第19-29页 |
| ·历史沿革 | 第19-21页 |
| ·保存现状 | 第21-22页 |
| ·建筑形制 | 第22-24页 |
| ·价值评估 | 第24-25页 |
| ·历史价值 | 第24页 |
| ·艺术价值 | 第24页 |
| ·社会价值 | 第24-25页 |
| ·自然环境 | 第25-27页 |
| ·地理位置 | 第25页 |
| ·气候气象 | 第25页 |
| ·地形地貌及地层 | 第25-27页 |
| ·水文地质 | 第27-28页 |
| ·构造地质及地震 | 第28-29页 |
| ·遗址区断层 | 第28页 |
| ·历史地震活动 | 第28-29页 |
| 第三章 长城病害及形成机理 | 第29-37页 |
| ·病害类型 | 第29-35页 |
| ·表面风化与风蚀 | 第29-30页 |
| ·表面雨蚀 | 第30页 |
| ·基础掏蚀凹陷 | 第30-32页 |
| ·墙体裂隙 | 第32页 |
| ·墙体坍塌 | 第32-33页 |
| ·生物破坏 | 第33页 |
| ·人为破坏 | 第33-35页 |
| ·病害形成机理 | 第35-37页 |
| 第四章 研究区土体工程特性及病害处理 | 第37-49页 |
| ·土样采集 | 第37-39页 |
| ·物理特性 | 第39-41页 |
| ·离子分析试验 | 第41-44页 |
| ·矿物成分试验 | 第44-45页 |
| ·风蚀、雨蚀试验 | 第45-47页 |
| ·长城本体加固措施 | 第47-49页 |
| 第五章 苔藓及地衣对覆盖墙面的作用 | 第49-65页 |
| ·苔藓及地衣 | 第49页 |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9-63页 |
| ·试样的采集 | 第49-51页 |
| ·颗分试验 | 第51-53页 |
| ·扫描电镜试验 | 第53-58页 |
| ·化学分析试验 | 第58-60页 |
| ·矿物成分试验 | 第60-63页 |
| ·苔藓及地衣对长城墙面的保护作用 | 第63-65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5-66页 |
| ·结论 | 第65页 |
| ·展望 | 第65-66页 |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6-67页 |
| 致谢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