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 Abstract | 第6-8 目录 | 第8-11 第1章 前言 | 第11-29 1.1 金纳米粒子的制备与表征 | 第11-16 1.1.1 金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 第11-14 1.1.2 金纳米粒子的表征方法 | 第14-16 1.2 金纳米粒子的光谱性质 | 第16-19 1.2.1 表面等离子共振吸收峰 | 第16-17 1.2.2 共振Rayleigh散射光谱 | 第17-19 1.2.3 荧光特性 | 第19 1.3 金纳米粒子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 第19-23 1.3.1 在金属离子分析中的应用 | 第19-20 1.3.2 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 | 第20-22 1.3.3 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 第22-23 1.3.4 展望 | 第23 1.4 6-巯基嘌呤的性质作用及其分析现状 | 第23-26 1.4.1 6-巯基嘌呤的性质作用 | 第23-24 1.4.2 6-巯基嘌呤的分析现状 | 第24-26 1.4.3 小结 | 第26 1.5 选题意义及创新点 | 第26-29 第2章 基于金纳米粒子自组装分光光度法检测6-巯基嘌呤 | 第29-47 2.1 引言 | 第29 2.2 实验部分 | 第29-31 2.2.1 主要仪器 | 第29-30 2.2.2 主要试剂 | 第30 2.2.3 实验内容 | 第30-31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1-45 2.3.1 金纳米粒子及其与6-MP组装体系的表征 | 第31-34 2.3.2 吸收光谱分析 | 第34-37 2.3.3 最佳实验条件的选择 | 第37-41 2.3.4 稳定性实验 | 第41 2.3.5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41-42 2.3.6 检出限 | 第42 2.3.7 共存物质的影响 | 第42-43 2.3.8 精密度实验 | 第43-44 2.3.10 回收率实验 | 第44 2.3.11 样品的测定 | 第44-45 2.4 本章小结 | 第45-47 第3章 金纳米粒子探针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检测6-巯基嘌呤 | 第47-61 3.1 引言 | 第47-48 3.2 实验部分 | 第48-49 3.2.1 仪器 | 第48 3.2.2 试剂 | 第48 3.2.3 实验方法 | 第48-49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9-60 3.3.1 金纳米粒子表征 | 第49 3.3.2 共振散射光谱 | 第49-51 3.3.3 金纳米粒子与6-巯基嘌呤结合共振瑞利散射增强原因 | 第51-52 3.3.4 适宜的反应条件 | 第52-57 3.3.5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57 3.3.6 检出限 | 第57 3.3.7 共存物质的影响 | 第57-58 3.3.8 仪器精密度实验 | 第58-59 3.3.9 回收率实验 | 第59 3.3.10 样品测定 | 第59-60 3.4 本章小结 | 第60-61 第4章 结语 | 第61-63 4.1 结论 | 第61 4.2 不足与展望 | 第61-63 参考文献 | 第63-71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