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绪论 | 第10-13页 |
·软件产品线发展动态 | 第10-11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论文的结构 | 第12-13页 |
2 软件产品线及其主要技术 | 第13-28页 |
·软件产品线出现和发展 | 第13-16页 |
·软件体系结构的发展 | 第14-15页 |
·软件重用的发展 | 第15-16页 |
·软件产品线概述 | 第16-22页 |
·软件产品线的基本概念 | 第16页 |
·软件产品线的过程模型 | 第16-18页 |
·软件产品线的组织结构 | 第18-20页 |
·软件产品线的建立方式 | 第20-21页 |
·软件产品线的进化 | 第21-22页 |
·软件产品线主要研究团体及其研究现状 | 第22-24页 |
·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研究成果 | 第22-23页 |
·军事需求 | 第23-24页 |
·软件产品线开发的主要问题及改进 | 第24-25页 |
·制造业的生产线和大规模定制 | 第25-28页 |
3 领域分析与建模 | 第28-37页 |
·领域分析及其相关概念 | 第28-30页 |
·领域与领域分析 | 第28-29页 |
·领域边界、领域模型与特定领域软件体系结构模型 | 第29-30页 |
·领域分析过程基本框架 | 第30-31页 |
·参与领域分析活动的人员构成 | 第30页 |
·领域分析工作的阶段划分及其主要工作产品 | 第30-31页 |
·领域分析过程基本框架 | 第31页 |
·主要领域分析方法对比 | 第31-33页 |
·领域动态分析与建模 | 第33-37页 |
·问题的引入 | 第33-34页 |
·领域动态分析的过程 | 第34-37页 |
4 基于UML软件产品线建模 | 第37-45页 |
·统一建模语言(UML) | 第37-38页 |
·UML的定义 | 第37页 |
·对系统的组织 | 第37-38页 |
·机制 | 第38页 |
·UML的应用 | 第38页 |
·领域模型的UML表达 | 第38-43页 |
·利用版型扩展的UML描述方法 | 第39-40页 |
·UML标签值扩展机制的运用 | 第40-43页 |
·软件产品线的多视图模型方法 | 第43-45页 |
·用例模型中的变化点 | 第43页 |
·交互模型中的可选消息序列 | 第43-44页 |
·状态模型中的可选状态转换 | 第44页 |
·静态模型中的抽象类和方法覆写 | 第44页 |
·特征模型中的特征依赖 | 第44-45页 |
5 雷达显控软件中软件产品线技术的实现 | 第45-55页 |
·软件系统设计原则 | 第45-46页 |
·雷达显控软件概述 | 第46页 |
·雷达显控软件模块 | 第46-48页 |
·视频数据预处理模块 | 第46页 |
·界面显示、图形显示与人机交互处理模块 | 第46-48页 |
·雷达控制模块 | 第48页 |
·操作系统选型 | 第48-51页 |
·各操作系统比较 | 第48-51页 |
·软件产品线的多视图模型在雷达显控系统软件终端应用 | 第51-55页 |
·用例模型中的变化点 | 第51-52页 |
·交互模型中的可选消息序列 | 第52-53页 |
·状态模型中的可选状态转换 | 第53页 |
·静态模型中的抽象类和方法覆写 | 第53-54页 |
·特征模型中的特征依赖 | 第54-55页 |
6 结论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