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导言 | 第9-11页 |
一、选题的缘起 | 第9-10页 |
二、本文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环境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概述 | 第11-23页 |
第一节 环境侵权精神损害 | 第11-14页 |
一、精神损害 | 第11-12页 |
二、环境侵权精神损害 | 第12-14页 |
第二节 环境侵权精神损害赔偿的内涵和性质 | 第14-18页 |
一、环境侵权精神损害赔偿的内涵 | 第14-17页 |
二、环境侵权精神损害赔偿的性质 | 第17-18页 |
第三节 环境侵权精神损害赔偿的依据 | 第18-23页 |
一、精神损害赔偿社会功能价值的支持 | 第18-20页 |
二、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在各国环境侵权中的应用 | 第20-23页 |
第二章 环境侵权精神损害赔偿的归责 | 第23-31页 |
第一节 环境侵权的归责原则 | 第24-26页 |
一、环境侵权归责原则的发展 | 第24-25页 |
二、各国环境侵权归责原则 | 第25-26页 |
第二节 民事精神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 | 第26-28页 |
一、一元归责说 | 第27页 |
二、二元归责说 | 第27-28页 |
第三节 环境侵权精神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 | 第28-31页 |
一、决定环境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归责原则的主要因素 | 第28-29页 |
二、环境侵权精神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 | 第29-31页 |
第三章 环境侵权精神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 | 第31-44页 |
第一节 环境侵权精神损害赔偿构成要件的确定 | 第31-34页 |
一、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 | 第31-33页 |
二、民事精神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 | 第33-34页 |
三、环境侵权精神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 | 第34页 |
第二节 环境侵权精神损害赔偿构成要件的内容 | 第34-44页 |
一、环境侵权行为 | 第34-36页 |
二、精神损害事实 | 第36-39页 |
三、因果关系 | 第39-44页 |
第四章 环境侵权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 | 第44-54页 |
第一节 从权利主体界定环境侵权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 | 第44-46页 |
一、法人能否成为环境侵权精神损害赔偿的赔偿权利人 | 第44-45页 |
二、因犯罪行为导致精神损害时,受害人能否成为赔偿权利人 | 第45页 |
三、环境侵权国家赔偿案件中,受害人能否成为赔偿权利人 | 第45-46页 |
第二节 从侵权客体界定环境侵权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 | 第46-50页 |
一、民事精神损害赔偿的侵权客体范围 | 第46-47页 |
二、环境侵权精神损害赔偿的侵权客体范围 | 第47-50页 |
第三节 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评定 | 第50-54页 |
一、最高限额补偿方法 | 第51页 |
二、区分不同损害的赔偿方法 | 第51-52页 |
三、酌定赔偿方法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6-57页 |
后记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