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2页 |
| ·选题依据 | 第9-10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2页 |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 ·大众体育的起源与研究现状 | 第12页 |
| ·中国大众体育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我国大众艺术体操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 ·大众艺术体操研究论文的数量统计分析 | 第13-14页 |
| ·大众艺术体操的科学研究内容与特征 | 第14-16页 |
| ·教学领域 | 第14页 |
| ·社会科学领域 | 第14-15页 |
| ·基础学科领域 | 第15页 |
| ·其它领域 | 第15-16页 |
| ·我国高校大众艺术体操教材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 第三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7-18页 |
| ·研究对象 | 第17页 |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 ·文献资料法 | 第17页 |
| ·问卷调查法 | 第17页 |
| ·专家访谈法 | 第17页 |
| ·逻辑分析法 | 第17-18页 |
|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18-34页 |
| ·普通高校大众艺术体操课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第18-20页 |
| ·普通高校大众艺术体操课的开展现状 | 第18-20页 |
| ·主管领导的态度 | 第18页 |
| ·大众艺术体操师资状况 | 第18-19页 |
| ·训练场地、器材情况 | 第19页 |
| ·学生兴趣 | 第19-20页 |
| ·教材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 | 第20页 |
| ·2000 年版《大众艺术体操》教材在普通高校使用效果的研究 | 第20-30页 |
| ·教材特点 | 第21-23页 |
| ·内容全面,分类清楚,实用性强 | 第21-22页 |
| ·成套动作丰富多彩,简便易学,学生可接受性强 | 第22-23页 |
| ·图文并茂,外观新颖,直观性强 | 第23页 |
| ·使用教材后发现的问题 | 第23-28页 |
| ·教材的内容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23-25页 |
| ·教材的阅读对象似乎未明确确定 | 第23-24页 |
| ·教材理论与实践部分的内容比例失衡 | 第24-25页 |
| ·音乐的重要性没有得到体现 | 第25页 |
| ·教材形式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25-27页 |
| ·教材太厚重,不便于学生携带使用 | 第25-26页 |
| ·照片和图片选择和运用效果不理想 | 第26页 |
| ·教材目录和标题设计缺少审美性 | 第26页 |
| ·教材价格与学生的经济能力存在矛盾 | 第26-27页 |
| ·教材功能在实现当中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 第27-28页 |
| ·影响教材使用效果的主要因素 | 第28-30页 |
|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的影响 | 第28页 |
| ·学科自身发展水平和课程改革的影响 | 第28-29页 |
| ·当代教育思想的影响 | 第29页 |
| ·学生及编写者自身因素的影响 | 第29-30页 |
| ·普通高校《大众艺术体操》教材优化的设想 | 第30-34页 |
| ·“优化”概念的界定 | 第30页 |
| ·教材优化的必要性 | 第30-31页 |
| ·教材优化的指导思想 | 第31-32页 |
| ·教材的优化处理 | 第32-34页 |
| ·学生的主体性 | 第32页 |
| ·具有时代性,体现应用性和教育性价值,使学生多方面获益 | 第32-33页 |
| ·特色提炼 | 第33-34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34-36页 |
| ·结论 | 第34-35页 |
| ·建议 | 第35-36页 |
| 致谢 | 第36-37页 |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 附件 1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 第40-41页 |
| 附件 2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表 | 第41-43页 |
| 附件 3 对教师的问卷调查表 | 第43-46页 |
| 附件 4 专家访谈提纲 | 第46-47页 |
| 附件5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