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H.264的网络视频传输差错控制技术的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引言 | 第10页 |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第10-15页 |
·视频压缩编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10-11页 |
·国内外发展和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安排 | 第15-16页 |
第2章 视频压缩编码标准H.264 | 第16-31页 |
·视频压缩编码技术简介 | 第16-19页 |
·典型的视频编码标准概述 | 第19-23页 |
·ITU-T系列标准 | 第19-21页 |
·ISO/IEC系列标准 | 第21-23页 |
·H.264/AVC标准的技术特点 | 第23-28页 |
·H.264的优越性 | 第23页 |
·档次和等级 | 第23-24页 |
·关键技术 | 第24-28页 |
·H.264的广泛应用 | 第28-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基于H.264的网络传输机制 | 第31-40页 |
·基于IP的视频传输应用 | 第31-34页 |
·H.264中的NAL层技术 | 第34-37页 |
·NAL单元的概念 | 第34-35页 |
·NAL层流的结构 | 第35-36页 |
·NAL层的解码过程 | 第36-37页 |
·RTP打包过程 | 第37-39页 |
·打包设计要求 | 第37-38页 |
·简单打包 | 第38页 |
·NAL单元分割 | 第38-39页 |
·NAL单元重组 | 第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H.264差错控制技术的研究 | 第40-58页 |
·误码产生及影响 | 第40页 |
·差错控制技术 | 第40-41页 |
·基于编码端差错控制技术的研究 | 第41-57页 |
·传统的差错控制技术研究 | 第41-42页 |
·帧内编码 | 第41-42页 |
·图像分割 | 第42页 |
·改进的差错控制技术研究 | 第42-44页 |
·参考图像选择 | 第42-43页 |
·数据分割 | 第43-44页 |
·H.264新引入的差错控制技术研究与实现 | 第44-57页 |
·冗余片结构 | 第44-45页 |
·参数集 | 第45-46页 |
·灵活的宏块顺序(FMO) | 第46-48页 |
·FMO性能测试及实验结果分析 | 第48-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5章 基于解码端差错控制技术的研究 | 第58-74页 |
·错误隐藏技术概述 | 第58-59页 |
·空域错误隐藏技术 | 第59-62页 |
·基于加权平均插值算法 | 第59-60页 |
·基于方向插值算法 | 第60-62页 |
·时域错误隐藏技术 | 第62-64页 |
·基于直接替换的隐藏算法 | 第62-63页 |
·基于边界匹配的隐藏算法 | 第63-64页 |
·改进的时域差错隐藏算法的研究 | 第64-68页 |
·有待优化的问题 | 第64页 |
·改进算法的思路及优化方案 | 第64-65页 |
·改进的基于多参考帧加权边界匹配算法 | 第65-68页 |
·改进算法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68-73页 |
·实验条件 | 第68页 |
·实验方案 | 第68-69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69-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4-76页 |
·工作总结 | 第74页 |
·未来工作展望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