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 ·固体推进剂的研究背景及特性 | 第10-11页 |
| ·固体推进剂数值模拟的研究进展 | 第11-15页 |
| ·颗粒填充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的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 ·固体推进剂力学性能的研究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 | 第12-15页 |
|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 第2章 固体推进剂力学性能预测的理论基础 | 第16-28页 |
| ·固体推进剂的材料性能 | 第16-20页 |
| ·固体推进剂粘弹性特征 | 第16页 |
| ·线性粘弹性理论 | 第16-20页 |
| ·非线性粘弹性理论 | 第20页 |
| ·基于拉格朗日描述的计算细观力学预测方法 | 第20-23页 |
| ·基于欧拉—拉格朗日耦合的计算细观力学预测方法 | 第23-25页 |
| ·LS-DYNA中准静态拉伸模拟的实现 | 第25-28页 |
| ·LS-DYNA介绍 | 第25-26页 |
| ·LS-DYNA在准静态模拟中的应用 | 第26-27页 |
| ·LS-DYNA中断裂的模拟 | 第27-28页 |
| 第3章 基于拉格朗日描述的计算细观力学预测方法 | 第28-48页 |
| ·基于拉格朗日描述的有限元模拟 | 第28-32页 |
| ·固体推进剂的几何模型和数值模型 | 第28-29页 |
| ·材料参数 | 第29-30页 |
| ·数值结果的处理方法 | 第30页 |
| ·试样的粒径及组分材料 | 第30-32页 |
| ·基于拉格朗日描述的计算细观力学预测方法的验证 | 第32-36页 |
| ·双组分固体推进剂预测方法的验证 | 第32-34页 |
| ·双组分试样的有限元模型 | 第32-33页 |
| ·双组分试样拉伸过程的应力云图 | 第33-34页 |
| ·双组分试样的应力—应变曲线 | 第34页 |
| ·全组分固体推进剂预测方法的验证 | 第34-36页 |
| ·全组分试样的有限元模型 | 第34-35页 |
| ·全组分试样拉伸过程的应力云图 | 第35-36页 |
| ·全组分试样的应力—应变曲线 | 第36页 |
| ·数值模拟结果及讨论 | 第36-44页 |
| ·填充含量对固体推进剂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36-39页 |
| ·Al(AP)含量影响 | 第36-37页 |
| ·HMX(Al)含量影响 | 第37-38页 |
| ·AP(HMX)含量影响 | 第38-39页 |
| ·填充相粒度对固体推进剂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39-43页 |
| ·AP粒度影响 | 第39-40页 |
| ·Al粒度影响 | 第40-41页 |
| ·HMX粒度影响 | 第41-42页 |
| ·单组份AP粒度影响 | 第42-43页 |
| ·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比较与讨论 | 第43-44页 |
| ·弱界面固体推进剂准静态拉伸模拟 | 第44-47页 |
| ·无厚度界面模型 | 第45页 |
| ·两种界面模型计算结果的比较 | 第45-46页 |
| ·不同界面模型的破坏形式比较 | 第46-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第4章 基于欧拉—拉格朗日耦合的计算细观力学预测方法 | 第48-61页 |
| ·基于欧拉—拉格朗日耦合的有限元模拟 | 第48-52页 |
| ·固体推进剂的有限元模型 | 第48-50页 |
| ·材料参数 | 第50-52页 |
| ·边界条件及加载 | 第52页 |
| ·基于欧拉—拉格朗日耦合的预测方法的验证 | 第52-57页 |
| ·全组分固体推进剂预测方法验证 | 第52-56页 |
| ·全组分试样的有限元模型 | 第52-53页 |
| ·全组分试样拉伸过程中的应力云图 | 第53-55页 |
| ·全组分试样的应力—应变曲线 | 第55-56页 |
| ·双组分固体推进剂预测方法验证 | 第56-57页 |
| ·双组分试样的有限元模型 | 第56-57页 |
| ·双组分试样的应力—应变曲线 | 第57页 |
| ·颗粒体积含量的影响 | 第57-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 第5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 ·总结 | 第61-62页 |
| ·展望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 附录 | 第67-68页 |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