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我国信息网络传播话语权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1 导论第8-13页
   ·论文的研究意义第8-9页
   ·信息网络传播话语权研究现状与评述第9-11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1页
   ·本文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第11-12页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11页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可行性分析第11-12页
   ·本论文的特色、创新第12-13页
2 网络传播话语权概述第13-19页
   ·信息网络传播的概念与特点第13-15页
     ·信息网络传播的概念第13-14页
     ·信息网络传播的特点第14-15页
   ·信息网络传播存在的问题第15-16页
     ·虚假信息泛滥导致网络传播信用缺失第15-16页
     ·网络侵权日益凸显,网络犯罪日益严重第16页
   ·信息网络传播话语权涵义与特征第16-19页
     ·信息网络传播话语权概念第16-17页
     ·信息网络传播话语权的特征第17-19页
3 网络用户行使话语权的两种形式第19-26页
   ·网络用户行使话语权概述第19页
   ·BBS第19-22页
     ·BBS的定义及发展第19-20页
     ·BBS中话语权行使现状第20-22页
   ·博客第22-26页
     ·博客的定义及发展第22-24页
     ·博客中话语权行使现状第24-26页
4 正确行使网络传播话语权存在的问题第26-32页
   ·正确行使网络传播话语权存在的法律问题第26-28页
     ·缺乏切实可行法律规定第26-27页
     ·网民法律意识淡薄第27-28页
   ·正确行使网络传播话语权存在的管理问题第28-30页
     ·行业组织存在的问题第28-29页
     ·网络用户自我管理意识差第29-30页
   ·正确行使网络传播话语权存在的舆论问题第30-31页
     ·舆论偏见、自我意识导致文化失衡第30页
     ·网络暴民与舆论引导的相对滞后第30-31页
   ·正确行使网络传播话语权存在的道德问题第31-32页
     ·传统伦理价值的缺失第31页
     ·网络恶搞和网络伦理道德败坏第31-32页
5 正确行使网络话语权的措施第32-44页
   ·正确行使网络话语权的法律措施第32-34页
     ·加快网络法体系的建设第32-34页
     ·规定明确的法律责任第34页
   ·正确行使网络话语权的管理措施第34-37页
     ·“把关人”社会角色的重新定位第34-37页
     ·建立公开、快速、畅通的信息渠道第37页
     ·强化信息网络传播从业者的职业操守第37页
   ·正确行使网络话语权的舆论引导第37-41页
     ·传统媒体舆论引导第37-38页
     ·网络媒体舆论引导第38-40页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共生共建第40-41页
   ·正确行使网络话语权的道德规范的建立第41-44页
     ·网络道德的内涵第41页
     ·网络行为主体的道德义务第41-43页
     ·加强网民道德教育第43-44页
6 结语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第48-49页
致谢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建国后《人民日报》读者来信版的流变
下一篇:财经报道中的隐喻研究--概念整合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