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3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三)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一、我国流动儿童少年受教育权概述 | 第13-20页 |
(一)受教育权 | 第13-17页 |
1、受教育权的含义及其研究视界 | 第13-14页 |
2、法律意义上的受教育权 | 第14-17页 |
(二)我国流动儿童少年的界定 | 第17-18页 |
(三)我国流动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现状 | 第18-20页 |
二、我国流动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有关法规政策梳理 | 第20-32页 |
(一)新修订《义务教育法》颁布前的相关法规政策分析 | 第20-27页 |
1、新修订《义务教育法》颁布前的相关法规政策内容 | 第20-22页 |
2、法规政策在实施中所取得的成效 | 第22-23页 |
3、法规政策在实施中所面临的问题 | 第23-25页 |
4、法规政策实施中所面临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5-27页 |
(二)新修订《义务教育法》颁布后的相关法规政策分析 | 第27-28页 |
1、新修订《义务教育法》颁布后的相关法规政策内容 | 第27页 |
2、新修订《义务教育法》对流动儿童少年受教育权的影响 | 第27-28页 |
(三)新修订《义务教育法》颁布前后的法规政策对比分析 | 第28-29页 |
(四)新修订《义务教育法》将面临的挑战 | 第29-32页 |
1、流入地政府对新修订《义务教育法》的响应度 | 第30页 |
2、流入地政府的财政压力 | 第30-31页 |
3、流动儿童少年完成义务教育后的出路 | 第31-32页 |
三、完善我国流动儿童少年受教育权法律保障机制的对策 | 第32-44页 |
(一)保障流动儿童少年在宪法意义上的受教育权——国家的作为 | 第32-34页 |
1、加强宪法的实施力度 | 第32-33页 |
2、提高宪法意义上的受教育权受到侵犯时的可诉性 | 第33-34页 |
(二)保障流动儿童少年在行政法意义上的受教育权——行政机关与公办学校的作为 | 第34-40页 |
1、行政机关(国务院、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保障措施 | 第34-38页 |
2、公办学校作为具体保障者和实施者的职责与义务 | 第38-39页 |
3、行政法意义上的受教育权受到侵犯时的法律救济 | 第39-40页 |
(三)保障流动儿童少年在民法意义上的受教育权——打工子弟学校与社会各界的作为 | 第40-44页 |
1、打工子弟学校的作为 | 第40-41页 |
2、家庭与社会各界的配合 | 第41-42页 |
3、民法意义上的受教育权受到侵犯时的民事诉讼 | 第42-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一览表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