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药用作物论文--木本论文

贵州省米槁种群特征研究

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2页
    1.1 引言第12-14页
        1.1.1 选题背景第12-13页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3-14页
    1.2 相关研究进展第14-22页
        1.2.1 种群特征研究第14-15页
        1.2.2 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第15-22页
第二章 米槁种群结构研究第22-31页
    2.1 研究区域和研究方法第23-26页
        2.1.1 研究区域概况第23-24页
        2.1.2 研究方法第24-26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26-29页
        2.2.1 米槁种群各级林木比例第26-27页
        2.2.2 米槁种群径级结构和树高结构第27-28页
        2.2.3 米槁种群胸径分布曲线与树高分布曲线拟合方程第28-29页
    2.3 结论与讨论第29-31页
第三章 米槁种群动态研究第31-42页
    3.1 研究区域和研究方法第31-34页
        3.1.1 研究区域概况第31-32页
        3.1.2 研究方法第32-34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34-39页
        3.2.1 生命表第34页
        3.2.2 存活率曲线第34-35页
        3.2.3 死亡率曲线与亏损率曲线第35-36页
        3.2.4 生存函数曲线第36-39页
    3.3 结论与讨论第39-42页
第四章 米槁种群分布格局研究第42-48页
    4.1 研究区域和研究方法第42-44页
        4.1.1 研究区域概况第42-43页
        4.1.2 研究方法第43-44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44-46页
        4.2.1 不同发育阶段米槁种群分布格局第44-45页
        4.2.2 不同海拔高度米槁种群分布格局第45-46页
    4.3 结论与讨论第46-48页
第五章 米槁天然种群表型多样性研究第48-64页
    5.1 研究地概况第48-49页
    5.2 材料与方法第49-51页
        5.2.1 材料第49页
        5.2.2 方法第49-51页
    5.3 结果与分析第51-62页
        5.3.1 米槁种群间的表型变异特征第51-56页
        5.3.2 米槁种群内的表型变异特征第56-58页
        5.3.3 相关性分析第58-60页
        5.3.4 主成分分析第60页
        5.3.5 聚类分析第60-62页
    5.4 小结与讨论第62-64页
第六章 米槁天然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第64-80页
    6.1 米槁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及优化第64-69页
        6.1.1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64-65页
        6.1.2 结果与分析第65-69页
    6.2 米槁天然种群遗传多样性的ISSR标记分析第69-76页
        6.2.1 研究地概况第69页
        6.2.2 材料与方法第69-71页
        6.2.3 结果与分析第71-76页
    6.3 小结与讨论第76-80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80-84页
    7.1 结论第80-82页
    7.2 展望第82-84页
参考文献第84-92页
图版第92-97页
致谢第97-98页
附录第98-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北村小说创作与基督教
下一篇:论林语堂小说的女性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