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课题背景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10-12页 |
·研究动机与意义 | 第12页 |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12-15页 |
第二章 网络容量的跨层联合优化 | 第15-29页 |
·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系统模型与假设 | 第16-18页 |
·系统描述 | 第16-17页 |
·问题表示 | 第17-18页 |
·跨层联合优化算法 | 第18-23页 |
·问题分析 | 第18-19页 |
·物理层功率控制 | 第19-20页 |
·MAC层信道分配方案 | 第20-22页 |
·功率确定下的最佳信道分配和调度算法 | 第22-23页 |
·跨层联合优化问题的求解和最优化证明 | 第23页 |
·一维网络中的次优算法 | 第23-26页 |
·次优算法步骤 | 第24页 |
·非瓶颈clique中链路速率控制算法 | 第24-25页 |
·次优算法分析 | 第25-26页 |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26-28页 |
·本章小节 | 第28-29页 |
第三章 网络视频流传输的跨层联合优化 | 第29-60页 |
·研究背景 | 第29-30页 |
·系统描述与假设 | 第30-32页 |
·不同传输层策略下的系统建模 | 第32-42页 |
·策略1:无FEC无反馈无重传 | 第32-37页 |
·策略2:有FEC无反馈无重传 | 第37-38页 |
·策略3:无FEC无反馈有重传 | 第38-39页 |
·策略4:有反馈重传(ARQ),无FEC | 第39-41页 |
·策略5:有反馈重传(ARQ),有FEC | 第41-42页 |
·跨层联合优化问题的求解 | 第42-48页 |
·不同策略下通用模型的表示与分析 | 第42-44页 |
·子优化问题的求解 | 第44-47页 |
·跨层联合优化问题的解法 | 第47-48页 |
·准入控制 | 第48页 |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48-59页 |
·不同约束下速率可行域的仿真与分析 | 第49-50页 |
·策略1的仿真与分析 | 第50-52页 |
·策略2的仿真与分析 | 第52-54页 |
·策略3的仿真与分析 | 第54-55页 |
·策略4的仿真与分析 | 第55-58页 |
·不同策略的纵向比较与仿真 | 第58-59页 |
·本章小节 | 第59-60页 |
第四章 网络视频流传输的分布式算法和协议设计 | 第60-77页 |
·研究背景 | 第60-61页 |
·分布式算法 | 第61-68页 |
·时延分解(delay partition) | 第61-62页 |
·拉格朗日对偶分解法(dual decomposition) | 第62-64页 |
·源编码速率优化子问题的分布式算法 | 第64页 |
·时延分解优化子问题的分布式解法 | 第64-67页 |
·迭代计算丢包率优化子问题逼近全局最优解 | 第67-68页 |
·分布式协议设计与实现 | 第68-70页 |
·准入控制阶段 | 第68页 |
·视频建立阶段(粗调,快收敛阶段) | 第68-69页 |
·视频优化阶段(微调,慢收敛阶段) | 第69-70页 |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70-76页 |
·视频建立过程的仿真与分析 | 第70-73页 |
·视频优化阶段的仿真与分析 | 第73-76页 |
·本章小节 | 第76-77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和完成的论文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