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2页 |
·课题背景 | 第9页 |
·水体重金属污染及治理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水体重金属危害和污染现状 | 第9-10页 |
·水体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及现状分析 | 第10-11页 |
·胞外聚合物概述 | 第11-15页 |
·胞外聚合物来源及其位置结构 | 第11-12页 |
·胞外聚合物的化学组成 | 第12-13页 |
·胞外聚合物的物化性质 | 第13页 |
·胞外聚合物提取方法 | 第13-14页 |
·胞外聚合物吸附重金属原理 | 第14-15页 |
·胞外聚合物吸附重金属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国外关于胞外聚合物吸附重金属研究 | 第15页 |
·国内关于胞外聚合物吸附重金属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有机底物对活性污泥 EPS 影响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本文的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研究意义 | 第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8-22页 |
第二章 有机底物对活性污泥及其胞外聚合物的影响 | 第22-38页 |
·前言 | 第22页 |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22-23页 |
·实验仪器 | 第22-23页 |
·实验试剂 | 第23页 |
·分析与测试方法 | 第23-25页 |
·活性污泥的制备及有机底物对其沉降性能的影响研究 | 第25-28页 |
·活性污泥 I、II 的培养 | 第25-26页 |
·活性污泥 MLSS、SV 和 SVI 的测定 | 第26-27页 |
·活性污泥扫描电镜分析 | 第27-28页 |
·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的制备 | 第28-31页 |
·EPS 热提取方法条件优选 | 第28-30页 |
·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的提取 | 第30-31页 |
·EPS I、EPS II、EPS III 分析 | 第31-36页 |
·有机底物对 EPS 多糖、蛋白质、EPS 量的影响 | 第31-33页 |
·EPS I、EPS II、EPS III 成分分析 | 第33页 |
·EPS I、EPS II、EPS III 元素分析 | 第33-34页 |
·EPS I、EPS II、EPS III 的红外光谱测定 | 第34-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8页 |
第三章 胞外聚合物对铜、锌的吸附研究 | 第38-57页 |
·前言 | 第38页 |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38-39页 |
·实验仪器 | 第38页 |
·实验试剂 | 第38-39页 |
·实验方法 | 第39页 |
·EPS 吸附铜、锌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39-54页 |
·单组份体系中 pH 对吸附的影响 | 第39-42页 |
·单组份体系中 EPS 投加量的影响 | 第42-43页 |
·单组份体系中吸附温度的影响 | 第43-45页 |
·单组份体系中 Cu~(2+)、Zn~(2+)初始浓度的影响 | 第45-47页 |
·单组份体系中吸附时间对吸附的影响 | 第47-49页 |
·双组份体系中 Cu~(2+)和 Zn~(2+)的竞争吸附 | 第49-52页 |
·EPS 吸附 Cu~(2+)、Zn~(2+)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52-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展望 | 第58-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