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6页 |
| 第一部分 导论 | 第6-11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6页 |
| ·相关概念 | 第6-8页 |
| ·采空区 | 第6-7页 |
| ·跨孔波速检测 | 第7-8页 |
| ·波速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 第8页 |
| ·采空区治理应用物探方法对比 | 第8-11页 |
| ·高密度三极测深 | 第8-9页 |
| ·跨孔波速测试 | 第9-10页 |
| ·瞬变电磁 | 第10页 |
| ·井下电视 | 第10-11页 |
| 第二部分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内容 | 第11-22页 |
| ·研究区概况 | 第11-18页 |
| ·地理位置 | 第11-12页 |
| ·气候状况 | 第12-13页 |
| ·水文特征 | 第13页 |
| ·地形地貌 | 第13-14页 |
| ·水文地质概况 | 第14页 |
| ·工程地质及岩土体特性分析 | 第14-16页 |
| ·构造与地震 | 第16-18页 |
| ·研究内容 | 第18-21页 |
| ·物探工作对比分析 | 第18-19页 |
| ·波速检测数据分析 | 第19-21页 |
|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22-64页 |
| ·现场调研 | 第22-23页 |
| ·各类物探结果分析 | 第23-25页 |
| ·钻探勘探结果 | 第25-34页 |
| ·跨孔波速测试成果 | 第34-39页 |
| ·RAS-24 数字地震仪 | 第35-36页 |
| ·跨孔地震波速测试完成的工作量 | 第36页 |
| ·跨孔地震波速测试的基本要求及野外工作布置 | 第36-39页 |
| ·跨孔地震层析成像系统主要工作原理 | 第39页 |
| ·跨孔地震层析成像系统数据处理 | 第39-42页 |
| ·跨孔地震层析成像成果资料分析 | 第42-54页 |
| ·BZ5 区 JC0 3-JC04 孔间地震层析成像成果分析 | 第44-46页 |
| ·BZ6 区 JC01-JC02 孔间地震层析成像成果分析 | 第46-48页 |
| ·BZ2 区 JC09-JC10 孔间地震层析成像成果分析 | 第48-50页 |
| ·BZ3 区 JC07-JC08 孔间地震层析成像成果分析 | 第50-52页 |
| ·BZ4 区 JC05-JC06 孔间地震层析成像成果分析 | 第52-54页 |
| ·结果分析 | 第54-64页 |
| ·BZ5区注浆后钻孔JC03和JC04与注浆前钻孔ZK01和ZK03波速的对比情况 | 第54-56页 |
| ·BZ6区注浆后钻孔JC01和JC02与注浆前钻孔ZK02和ZK04波速的对比情况 | 第56-58页 |
| ·BZ2区注浆后钻孔JC09和JC10与注浆前钻孔ZK05和ZK09波速的对比情况 | 第58-60页 |
| ·BZ3区注浆后钻孔JC07和JC08与注浆前钻孔ZK07和ZK12波速的对比情况 | 第60-62页 |
| ·BZ4区注浆后钻孔JC05和JC06与注浆前钻孔ZK08和ZK12波速的对比情况 | 第62-64页 |
| 第四部分 结论与建议 | 第64-65页 |
| ·结论 | 第64页 |
| ·建议 | 第64-65页 |
| 第五部分 结语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第70-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