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12页 |
1. 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上半叶的女性哥特小说产生 | 第12-25页 |
·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女性哥特小说概况 | 第12-15页 |
·女性哥特小说产生的历史原因与社会背景 | 第15-21页 |
·女性哥特小说作品简介 | 第21-25页 |
2. 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上半叶的女性哥特小说作者的心理状态及对作品的影响 | 第25-39页 |
·处于镜像阶段的女性自我意识表达欲望 | 第26-28页 |
·对男性权威的矛盾心态 | 第28-30页 |
·纠缠的欲望——中产阶级女性的特有心态 | 第30-35页 |
·创作动机 | 第35-39页 |
3. 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上半叶的女性哥特小说中的人物 | 第39-49页 |
·暴君——恶棍式英雄 | 第40-44页 |
·柔弱少女形象 | 第44-47页 |
·修道者形象 | 第47-49页 |
4 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上半叶女性哥特小说的环境描写 | 第49-61页 |
·哥特小说环境描写的特点 | 第49-51页 |
·女性哥特小说环境描写的特点 | 第51-53页 |
·女性哥特小说通过环境描写铺垫情感或暗示情节发展 | 第53-61页 |
·利用环境描写预示后面的情节 | 第54-57页 |
·利用环境铺垫强烈的感情变化 | 第57-61页 |
5 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上半叶的女性哥特小说的美学特点 | 第61-70页 |
·陌生化,极端化的怪诞审美情趣 | 第61-65页 |
·强烈的爱与毁灭一切的恨 | 第62-63页 |
·心理效应与娱乐性 | 第63-65页 |
·崇高与禁忌之美 | 第65-67页 |
·含蓄而细腻的叙事风格 | 第67-70页 |
结语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附录 | 第75-76页 |
后记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