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明代的廉政机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绪论 | 第8-12页 |
一、选题的由来及意义 | 第8-9页 |
二、研究成果及动态 | 第9-10页 |
三、中国古代廉政机制的发展线索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约束机制 | 第12-24页 |
·法律法规的约束 | 第12-17页 |
·重视立法 | 第12-16页 |
·重视普法宣传及教育 | 第16-17页 |
·乡规民约的约束 | 第17-20页 |
·分权的约束 | 第20-24页 |
第二章 防范机制 | 第24-39页 |
·重视官吏的选拔与任用,完善选任制度 | 第24-32页 |
·选官制度中的防范措施 | 第24-31页 |
·任用制度中的防范措施 | 第31-32页 |
·回避制度中的防范措施 | 第32-39页 |
·亲属回避 | 第33-34页 |
·地区回避 | 第34-39页 |
第三章 监督机制 | 第39-50页 |
·重视监察机构的监督,完善监察制度 | 第39-48页 |
·中央监察机构的监督 | 第39-46页 |
·地方监察机构的监督 | 第46-48页 |
·人民群众的监督 | 第48-50页 |
第四章 教化机制 | 第50-72页 |
·官箴勉廉 | 第50-57页 |
·官箴形式多样 | 第51-53页 |
·官箴内容丰富 | 第53-57页 |
·诏令劝廉 | 第57-60页 |
·史书垂廉 | 第60-62页 |
·儒家经典训廉 | 第62-65页 |
·教育育廉 | 第65-72页 |
·蒙学育廉 | 第65-70页 |
·以府州县学、国子学为核心的儒学教育育廉 | 第70-72页 |
第五章 保障机制 | 第72-78页 |
·俸禄保廉 | 第72-73页 |
·给官员优待特权保廉 | 第73-78页 |
第六章 激励机制 | 第78-84页 |
·考核奖惩分明的激励措施 | 第78-81页 |
·考满中的激励措施 | 第78-79页 |
·考察中的激励措施 | 第79-81页 |
·其它的激励措施 | 第81-84页 |
第七章 惩治机制 | 第84-91页 |
·法律严明 | 第84-85页 |
·加强反腐机关建设 | 第85-87页 |
·重典惩贪,不徇私情 | 第87-91页 |
结语 | 第91-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6页 |
附录 | 第96-97页 |
致谢 | 第97-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