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英文摘要 | 第6-10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11页 |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1-16页 |
| ·研究对象 | 第11页 |
| ·手术方法 | 第11-12页 |
| ·仪器设备 | 第12页 |
| ·方法 | 第12-15页 |
| ·分析方法 | 第15-16页 |
| 第三章 结果 | 第16-20页 |
| ·远视力矫正等效球镜度的比较 | 第16页 |
| ·远、近距离水平隐斜的比较 | 第16页 |
| ·相对调节的比较 | 第16-17页 |
| ·调节反应的比较 | 第17页 |
| ·近距水平聚散功能的比较 | 第17-18页 |
| ·梯度性AC/A比率的比较 | 第18页 |
| ·集合近点的比较 | 第18页 |
| ·调节近点的比较 | 第18-19页 |
| ·单眼调节灵活度的比较 | 第19页 |
| ·近距离工作疲劳症状评分比较 | 第19-20页 |
| 第四章 讨论 | 第20-25页 |
| 1、调节、聚散功能的临床意义 | 第20-21页 |
| 2、近视患者调节与聚散功能的改变 | 第21页 |
| 3、近视患者LASIK术后调节和聚散功能的变化 | 第21-25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25-26页 |
| 参考文献 | 第26-28页 |
| 综述 | 第28-41页 |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