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2页 |
1.1.1 城镇化快速发展带来的城市水环境问题 | 第9页 |
1.1.2 海绵城市的提出以及国家相关政策的颁布 | 第9-10页 |
1.1.3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必要性 | 第10-12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3-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相关案例 | 第16-24页 |
2.1 国外相关研究及案例 | 第16-20页 |
2.1.1 雨水管理体系 | 第16页 |
2.1.2 低影响开发效益研究 | 第16-17页 |
2.1.3 建筑环境评价体系 | 第17-18页 |
2.1.4 国外相关案例——美国High point住宅区低影响开发改造项目 | 第18-20页 |
2.2 国内相关研究及案例 | 第20-24页 |
2.2.1 海绵城市建设理念 | 第20-21页 |
2.2.2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效益研究 | 第21-22页 |
2.2.3 国内相关案例——萍乡市建设局海绵城市改造工程 | 第22-24页 |
第三章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相关概念与综合效益探究 | 第24-32页 |
3.1 老旧小区 | 第24-25页 |
3.1.1 老旧小区的定义 | 第24页 |
3.1.2 老旧小区的特征 | 第24-25页 |
3.2 海绵化改造 | 第25-30页 |
3.2.1 海绵化改造的概念 | 第25-26页 |
3.2.2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相关技术措施 | 第26-30页 |
3.3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后综合效益探究 | 第30-32页 |
3.3.1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后的生态效益 | 第31页 |
3.3.2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后的社会效益 | 第31页 |
3.3.3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后的经济效益 | 第31-32页 |
第四章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后综合效益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32-42页 |
4.1 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2-33页 |
4.1.1 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则 | 第32页 |
4.1.2 构建指标体系的方法 | 第32-33页 |
4.2 综合效益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3-39页 |
4.2.1 确定指标权重方法的研究 | 第33-34页 |
4.2.2 确定指标权重方法的选择 | 第34-39页 |
4.3 综合效益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39-42页 |
4.3.1 物元可拓理论概述 | 第39-40页 |
4.3.2 物元可拓模型评价过程 | 第40-42页 |
第五章 实证研究 | 第42-64页 |
5.1 项目概况 | 第42-48页 |
5.1.1 项目基本情况 | 第42-43页 |
5.1.2 项目问题与需求分析 | 第43-44页 |
5.1.3 项目改造目标与原则 | 第44-45页 |
5.1.4 项目改造方案设计 | 第45-47页 |
5.1.5 项目改造完成后效果 | 第47-48页 |
5.2 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分析 | 第48-53页 |
5.2.1 指标体系的内容 | 第48-49页 |
5.2.2 指标释义及项目相应指标分析 | 第49-53页 |
5.3 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第53-57页 |
5.3.1 层次分析法初步确权 | 第53-55页 |
5.3.2 熵权法修正权重 | 第55-57页 |
5.4 实证研究项目综合效益评价物元模型的建立 | 第57-64页 |
5.4.1 经典域、节域和待评物元的确定 | 第57-62页 |
5.4.2 模型计算 | 第62页 |
5.4.3 评价结果分析 | 第62-6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64-65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附录 A | 第69-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