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22页 |
| ·香根草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 ·香根草的植物学特征和生态学特性 | 第11-12页 |
| ·国内研究应用的主要香根草种质资源及分布 | 第12-13页 |
| ·国内外香根草种质资源研究与应用现状 | 第13-14页 |
| ·植物抗性方面研究概况 | 第14-20页 |
| ·抗寒性研究概况 | 第14-16页 |
| ·抗旱性研究概况 | 第16-17页 |
| ·耐盐性研究进展 | 第17-20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0-21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 ·香根草种质资源的生物学特征以及优良饲用型材料的筛选 | 第21页 |
| ·不同香根草生态型抗逆生理的研究 | 第21-22页 |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2-30页 |
| ·供试材料与试验地概况 | 第22-23页 |
| ·供试材料 | 第22-23页 |
| ·试验地概况 | 第23页 |
| ·试验材料的种植方法 | 第23页 |
| ·观测项目与方法 | 第23-24页 |
| ·物候期观测 | 第23页 |
| ·茎、叶的外部特征及观测方法 | 第23-24页 |
| ·地下生物量测定 | 第24页 |
| ·青绿期的观测 | 第24页 |
| ·营养成分测定 | 第24页 |
| ·抗性生理的试验设计与处理 | 第24-29页 |
| ·抗寒生理研究方法 | 第24-27页 |
| ·抗旱生理研究方法 | 第27-28页 |
| ·耐盐生理研究方法 | 第28-29页 |
| ·抗性指标的综合评判方法 | 第29-30页 |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0-58页 |
| ·香根草种质资源的生物学特征以及饲用型材料的筛选 | 第30-42页 |
| ·物候期的观察结果与分析 | 第30-31页 |
| ·香根草各生态型株高的生长情况 | 第31-32页 |
| ·香根草各生态型茎和叶的外部形态特征 | 第32-33页 |
| ·香根草各生态型地下生物量和分蘖数的测定结果与分析 | 第33-35页 |
| ·香根草各生态型营养成分分析 | 第35-36页 |
| ·综合评价 | 第36-42页 |
| ·香根草种质资源耐寒性的变异研究 | 第42-48页 |
| ·香根草各生态型越冬率和青绿期的测定 | 第42-43页 |
| ·低温胁迫香根草叶片质膜电解质渗透率的影响 | 第43-44页 |
| ·低温胁迫前后香根草各生态型叶片中脯氨酸含量的变化 | 第44-45页 |
| ·低温胁迫前后香根草各生态型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 第45页 |
| ·低温胁迫前后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 第45-47页 |
| ·香根草各生态型抗寒性的综合评定 | 第47-48页 |
| ·香根草种质资源抗旱性的变异研究 | 第48-53页 |
| ·离体叶片水分含量测定结果 | 第48-49页 |
| ·PEG 干旱胁迫下细胞膜透性的测定结果 | 第49-50页 |
| ·香根草叶片中脯氨酸含量的测定结果 | 第50-51页 |
| ·香根草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结果 | 第51-52页 |
| ·香根草各生态型抗旱性的综合评定 | 第52-53页 |
| ·香根草种质资源耐盐性的变异研究 | 第53-58页 |
| ·相对电导率的测定 | 第53-54页 |
|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 第54-55页 |
| ·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 第55页 |
| ·香根草各生态型耐盐性的综合评定 | 第55-58页 |
| 第四章 讨论 | 第58-65页 |
| ·讨论 | 第58-62页 |
| ·香根草种质资源研究与应用领域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第62-65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65-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3页 |
| 致谢 | 第73-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