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30页 |
·蚯蚓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 第10-20页 |
·蚯蚓的生物学特征 | 第10-12页 |
·蚯蚓的三种生态类型及生态功能 | 第12-14页 |
·蚯蚓与微生物 | 第14-17页 |
·蚯蚓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现状 | 第17-20页 |
·生态滤池 | 第20-24页 |
·生物滤池的发展 | 第20-21页 |
·蚯蚓生物滤池 | 第21-24页 |
·垃圾渗滤液 | 第24-30页 |
·城市垃圾渗滤液的产生 | 第24页 |
·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 | 第24-27页 |
·昆明市西郊垃圾填埋场及垃圾渗滤液 | 第27-30页 |
第二章. 课题的形成和研究内容 | 第30-34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30-31页 |
·课题的提出和确立 | 第30页 |
·课题研究目的 | 第30-31页 |
·试验路线和可行性分析 | 第31-34页 |
·试验技术路线的确定 | 第31-33页 |
·可行性分析 | 第33-34页 |
第三章. 垃圾渗滤液预处理 | 第34-44页 |
·试验装置和试验内容 | 第34-35页 |
·试验原水来源和水质 | 第34页 |
·测试分析项目和主要仪器 | 第34-35页 |
·试验流程 | 第35页 |
·试验方法及运行 | 第35-39页 |
·混凝 | 第35-37页 |
·吸附 | 第37-39页 |
·化学沉淀 | 第39页 |
·试验结果讨论与分析 | 第39-42页 |
·混凝剂PAC投加量的确定 | 第39-41页 |
·改性粉煤灰投加量的确定 | 第41-42页 |
·混凝+吸附+化学沉淀预处理垃圾渗滤液效果 | 第42页 |
·小结 | 第42-44页 |
第四章. 生态滤床结构的选择试验 | 第44-53页 |
·材料 | 第44-45页 |
·滤料 | 第44页 |
·蚓种 | 第44-45页 |
·试验设计 | 第45-48页 |
·试验时间和地点 | 第45页 |
·滤床结构 | 第45-47页 |
·滤层结构 | 第47-48页 |
·流程和滤池负荷 | 第48页 |
·试验结果 | 第48-51页 |
·蚯蚓的培养与驯化 | 第48-49页 |
·蚯蚓生态滤池的启动 | 第49-50页 |
·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 第50-51页 |
·讨论与分析 | 第51-52页 |
·滤料的选择结果 | 第51-52页 |
·蚯蚓在滤床中的作用 | 第52页 |
·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蚯蚓—微生物滤床处理渗滤液试验 | 第53-74页 |
·材料 | 第53-54页 |
·蚓种 | 第53页 |
·接种的微生物 | 第53-54页 |
·试验设计 | 第54-59页 |
·蚯蚓生态滤床的环境控制 | 第54-55页 |
·蚯蚓生态滤床处理能力的影响因素试验 | 第55-57页 |
·正交试验 | 第57-59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59-72页 |
·蚯蚓生态滤床污染物处理能力的影响因素 | 第59-66页 |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第66-70页 |
·生物相观察 | 第70-72页 |
·小结 | 第72-74页 |
第六章. 机理分析、运行管理、技术经济与环境影响分析 | 第74-84页 |
·机理分析 | 第74-78页 |
·试验部分 | 第74页 |
·蚯蚓生态滤床中吸附与硝化反硝化作用 | 第74-75页 |
·蚯蚓在生态滤床中的作用 | 第75-78页 |
·运行管理分析 | 第78-79页 |
·技术经济分析 | 第79-81页 |
·生态经济效益 | 第81-82页 |
·蚯蚓生态滤池出水的再生利用 | 第81页 |
·蚯蚓生态滤池蚓粪污泥的资源化利用 | 第81-82页 |
·环境影响分析 | 第82-83页 |
·小结 | 第83-84页 |
第七章. 结论和建议 | 第84-87页 |
·研究结论 | 第84-85页 |
·创新点 | 第85页 |
·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展望 | 第85-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93-94页 |
附录B 主要试验仪器与药品 | 第94-96页 |
附录C 原水与出水对比数据及照片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