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20页 |
·前言 | 第8页 |
·控制燃煤SO_2污染的技术现状 | 第8-13页 |
·燃烧前脱硫技术——煤脱硫 | 第8-9页 |
·燃烧中脱硫技术 | 第9页 |
·燃烧后脱硫技术——烟气脱硫 | 第9-13页 |
·脱硫机理的探讨 | 第13-16页 |
·氧化还原机理 | 第13页 |
·中介控制机理 | 第13-15页 |
·协同作用机理 | 第15-16页 |
·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结构与催化性能 | 第16-18页 |
·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催化还原法烟气脱硫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实验方法及表征 | 第20-27页 |
·实验原料及设备 | 第20页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20-21页 |
·不同粒径系列LaCoO_3 催化剂的制备 | 第20-21页 |
·A位Sr掺杂La_(1-x)Sr_xCoO_3 系列催化剂的制备 | 第21页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21-23页 |
·X-射线衍射(XRD)实验 | 第21页 |
·比表面积测定(BET)实验 | 第21-22页 |
·程序升温脱附(TPD)实验 | 第22-23页 |
·X光电子能谱(XPS)实验 | 第23页 |
·氧量测定 | 第23页 |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 第23-27页 |
·实验设备及原料 | 第23-25页 |
·催化剂的预硫化和活性评价 | 第25页 |
·实验流程 | 第25页 |
·实验结果的检测 | 第25-27页 |
第三章 煅烧温度对LaCoO_3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第27-44页 |
·煅烧温度对催化剂结构的影响 | 第27-30页 |
·XRD物相结构分析结果 | 第27-28页 |
·煅烧温度对硫化后样品的物相的影响 | 第28页 |
·XRD粒径分析结果 | 第28-29页 |
·BET比表面测定结果 | 第29-30页 |
·本节小结 | 第30页 |
·不同煅烧温度的LaCoO_3 对气体吸附量结果 | 第30-33页 |
·不同温度煅烧的LaCoO_3 对CO吸附量的结果 | 第30-31页 |
·不同温度煅烧的LaCoO_3 对SO_2 吸附量的结果 | 第31-32页 |
·不同温度煅烧的LaCoO_3 对O_2 吸附量的结果 | 第32-33页 |
·不同气体间的对比 | 第33页 |
·不同的LaCoO_3 的TPD结果分析 | 第33-39页 |
·CO在不同温度煅烧的LaCoO_3 上的TPD脱附表征结果 | 第34-35页 |
·SO_2 在不同温度煅烧的LaCoO_3 上的TPD脱附表征结果 | 第35-37页 |
·O_2 在不同温度煅烧的LaCoO_3 上的TPD脱附表征结果 | 第37-38页 |
·不同气体间的吸附作用对比 | 第38-39页 |
·不同温度煅烧样品的脱硫性能评价结果 | 第39-41页 |
·活性和吸附性能的关联讨论 | 第41-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A位Sr掺杂对LaCoO_3催化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第44-57页 |
·La_(1-x)Sr_xCoO_3 系列催化剂结构分析 | 第44-47页 |
·XRD物相结构分析结果 | 第44-45页 |
·BET比表面积结果 | 第45页 |
·氧量测定结果 | 第45-46页 |
·XPS分析结果 | 第46-47页 |
·本节小结 | 第47页 |
·不同气体的吸附量结果及分析 | 第47-50页 |
·La_(1-x)Sr_xCoO_3 系列催化剂CO吸附量结果 | 第47-48页 |
·La_(1-x)Sr_xCoO_3 系列催化剂SO_2 吸附量结果 | 第48-49页 |
·La_(1-x)Sr_xCoO_3 系列催化剂O_2 吸附量结果 | 第49页 |
·不同气体间的对比 | 第49-50页 |
·La_(1-x)Sr_xCoO_3 系列催化剂对不同气体的TPD脱附表征 | 第50-52页 |
·CO的TPD脱附表征结果 | 第50-51页 |
·SO_2 的TPD脱附表征结果 | 第51-52页 |
·O_2 的TPD脱附表征结果 | 第52页 |
·无氧条件下脱硫活性分析 | 第52-53页 |
·有氧条件下脱硫活性结果及与吸附性能的关联 | 第53-54页 |
·有氧条件下催化剂活性寿命及与吸附性能的关联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