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18页 |
| ·引言 | 第8页 |
| ·油品中存在的有机硫化物种类 | 第8-9页 |
| ·汽油中的有机硫化物种类 | 第8-9页 |
| ·柴油中的有机硫化物种类 | 第9页 |
| ·其它石油产品中的含硫化合物 | 第9页 |
| ·脱硫技术概述 | 第9-12页 |
| ·加氢脱硫(HDS) | 第9-10页 |
| ·生物脱硫(BDS) | 第10页 |
| ·催化裂化脱硫 | 第10-11页 |
| ·烷基化脱硫 | 第11页 |
| ·氧化法脱硫(ODS) | 第11页 |
| ·膜分离脱硫 | 第11-12页 |
| ·吸附脱硫 | 第12页 |
| ·吸附脱硫技术概述 | 第12-16页 |
| ·反应-吸附脱硫(Z-Sorb)工艺 | 第13页 |
| ·吸附脱硫 | 第13-16页 |
| ·论文工作设想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18-25页 |
| ·主要原料与试剂 | 第18-19页 |
| ·吸附剂的制备 | 第19页 |
| ·分子筛的处理 | 第19页 |
| ·活性炭吸附剂 | 第19页 |
| ·γ-Al_3O_3吸附剂 | 第19页 |
| ·金属盐改性吸附剂的制备 | 第19-20页 |
| ·载体吸水率的测定 | 第19-20页 |
| ·浸渍法制备吸附剂 | 第20页 |
| ·吸附剂评价 | 第20-22页 |
| ·静态吸附实验 | 第20页 |
| ·二甲基硫醚程序升温脱附曲线(DMS-TPD)的测定 | 第20-21页 |
| ·溶液中硫含量的测定 | 第21-22页 |
| ·样品的表征 | 第22-25页 |
| ·XRD | 第22页 |
| ·吡啶-TPD测试 | 第22-23页 |
| ·N_2吸附测试 | 第23页 |
| ·TG-DTG测试 | 第23-25页 |
| 第三章 吸附剂的选择及其性质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 第25-35页 |
| ·不同吸附剂载体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 第25-30页 |
| ·不同吸附剂的脱硫效果 | 第25-26页 |
| ·吸附剂比表面积的测定 | 第26页 |
| ·酸性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 第26-28页 |
| ·不同吸附剂的DMS-TPD曲线 | 第28-29页 |
| ·吸附机理的讨论 | 第29-30页 |
| ·活性组分的选择 | 第30-31页 |
| ·载体的选择 | 第31-33页 |
| ·负载金属氧化物的各种载体的脱硫效果 | 第31-32页 |
| ·银盐改性吸附剂酸性变化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 第32页 |
| ·银盐改性吸附剂的DMS-TPD曲线 | 第32-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 第四章 AgNO_3改性Y型分子筛 | 第35-46页 |
| ·载银分子筛脱硫活性 | 第35-36页 |
| ·活性组分状态分析 | 第36-37页 |
| ·XRD分析 | 第36页 |
| ·热重分析 | 第36-37页 |
| ·吸附剂焙烧温度对活性的影响 | 第37-40页 |
| ·不同温度焙烧样品的吸附脱硫效果 | 第38页 |
| ·XRD谱图分析 | 第38-39页 |
| ·不同焙烧温度样品的DMS-TPD曲线 | 第39-40页 |
| ·活性组分负载量的影响 | 第40-42页 |
| ·不同负载量样品的脱硫效果 | 第40页 |
| ·不同AgNO_3负载量的吸附剂的XRD图。 | 第40-41页 |
| ·不同负载量的样品的DMS-TPD曲线 | 第41-42页 |
| ·NaY型与HY型分子筛载体的比较 | 第42-43页 |
| ·Ag~+活性位的研究 | 第43-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46-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2-53页 |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