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作用下高桩码头结构动力响应分析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 ·选题背景 | 第11-13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二维模型和三维模型的高桩码头有限元分析 | 第18-39页 |
| ·引言 | 第18-19页 |
| ·计算模型 | 第19-22页 |
| ·码头概况 | 第19页 |
| ·土体本构模型 | 第19-20页 |
| ·接触模型 | 第20页 |
| ·模型的计算参数 | 第20-21页 |
| ·有限元模型 | 第21-22页 |
| ·不考虑堆货荷载的重力计算分析 | 第22-26页 |
| ·位移 | 第22-25页 |
| ·应力和应变 | 第25-26页 |
| ·内力 | 第26页 |
| ·考虑堆货荷载的静力计算分析 | 第26-31页 |
| ·位移 | 第26-29页 |
| ·应力和应变 | 第29-30页 |
| ·内力 | 第30-31页 |
| ·高桩码头的模态计算分析 | 第31-35页 |
| ·模态分析原理 | 第31-32页 |
| ·自振周期 | 第32页 |
| ·振幅 | 第32-34页 |
| ·应力和应变 | 第34-35页 |
| ·高桩码头结构动力响应计算结果分析 | 第35-37页 |
| ·位移 | 第35-36页 |
| ·内力 | 第36-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 第三章 叉桩的布置对高桩码头地震动力反应的影响 | 第39-51页 |
| ·引言 | 第39-40页 |
| ·模型和计算条件 | 第40-43页 |
| ·码头概况 | 第40页 |
| ·模型材料参数 | 第40-41页 |
| ·接触面参数 | 第41页 |
| ·阻尼模型及其参数 | 第41-42页 |
|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其边界条件 | 第42页 |
| ·荷载条件 | 第42-43页 |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43-49页 |
| ·水平位移 | 第43-44页 |
| ·桩的刚度 | 第44页 |
| ·桩顶水平力 | 第44-45页 |
| ·内力 | 第45-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1-53页 |
| ·结论 | 第51页 |
| ·存在的不足 | 第51-52页 |
| ·下一步设想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 致谢 | 第56-57页 |
| 附录 A 发表论文情况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