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基于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的恶意代码检测技术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22页
   ·研究背景第10-16页
     ·信息安全概况第10-11页
     ·恶意代码定义第11-12页
     ·恶意代码的种类第12-13页
     ·恶意代码的传播趋势第13-14页
     ·恶意代码长期存在的原因第14-15页
     ·恶意代码检测的意义与挑战第15-16页
   ·恶意代码检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20页
     ·恶意代码检测技术第16-18页
     ·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技术第18-20页
   ·研究内容第20页
   ·本文结构第20-22页
第2章 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第22-35页
   ·数据挖掘定义和典型方法第22-24页
   ·机器学习的概念、模型和发展第24-28页
     ·机器学习的概念和模型第24-25页
     ·机器学习的发展第25-26页
     ·几种常用的学习方法第26-28页
   ·各种分类算法第28-33页
     ·朴素贝叶斯(Nave Bayes)第28-29页
     ·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第29-32页
     ·决策树(Decision Tree)第32-33页
     ·K‐最近邻(K‐nearest neighborhood,KNN)第33页
   ·基于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的恶意代码检测第33-35页
第3章 特征提取方法第35-46页
   ·特征提取方法第35-39页
     ·N‐gram 特征第35-36页
     ·变长 N‐gram 特征第36-39页
   ·恶意代码检测性能指标第39-40页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40-46页
     ·IDA Pro第40-42页
     ·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第42-46页
第4章 基于加权特征增益的恶意代码检测第46-60页
   ·相关背景第46-47页
   ·恶意代码检测模型结构及性能指标第47-48页
     ·恶意代码检测模型结构第47-48页
     ·恶意代码检测性能指标第48页
   ·特征选择方法第48-54页
     ·最大差(Maximal Difference,MD)第49页
     ·最大标准差(Maximal Normalized Difference,MND)第49-50页
     ·最大比率(Maximal Ratio,MR)第50页
     ·最大权重比率(Maximal Weighted Ratio,MWR)第50-51页
     ·最大 K‐L 距离(Maximal Kullback‐Leibler Distance,MKLD)第51页
     ·类域频率(Classwise Frequency,CF)第51页
     ·信息增益(Information Gain,IG)第51-53页
     ·加权信息增益(Weighted Information Gain,WIG)第53-54页
   ·实验仿真及结果分析第54-60页
     ·WEKA 数据挖掘平台第54-55页
     ·交叉验证第55-56页
     ·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第56-60页
第5章 总结和展望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致谢第65-66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项目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网络安全评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基于虚拟机的反rootkit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