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目录 | 第8-10页 |
| 第1章 绪言 | 第10-14页 |
| ·选题依据 | 第10-11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第12-14页 |
| 第2章 地球化学模拟软件PHREEQC的原理 | 第14-17页 |
| ·化学物种 | 第14页 |
| ·质量作用定律和平衡常数 | 第14-15页 |
| ·守恒定律 | 第15-17页 |
| 第3章 水/岩地球化学模拟方法及计算 | 第17-24页 |
| ·水/岩地球化学模拟方法 | 第17-19页 |
| ·水溶组分平衡分布计算 | 第19-23页 |
| ·溶度积常数与饱和度指数(SI) | 第23-24页 |
| 第4章 采样及实验分析部分 | 第24-31页 |
| ·采样部分 | 第24-26页 |
| ·固体废物(尾砂)实验分析部分 | 第26-28页 |
| ·废水(源)实验分析部分 | 第28-31页 |
| 第5章 废水(源)化学组分形态分布研究 | 第31-44页 |
| ·计算废水中化学组分形态分布 | 第31-33页 |
| ·C、Ca、S、Ni和As的组分形态分布讨论 | 第33-44页 |
| 第6章 第一阶段(废水源混合+石灰)模拟 | 第44-62页 |
| ·废水源按比例混合模拟 | 第44-51页 |
| ·RW水样的升温模拟 | 第44-48页 |
| ·水样混合模拟 | 第48-51页 |
| ·混合水样中投加石灰反应模拟 | 第51-62页 |
| ·第一阶段投加石灰模拟 | 第52-58页 |
| ·投加石灰反应后的溶液降温且平衡CO_2分压 | 第58-60页 |
| ·计算第一阶段的沉淀析出来的矿物相的量 | 第60-61页 |
| ·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 | 第61-62页 |
| 第7章 第二阶段(48~#水样与新鲜尾砂反应+石灰)模拟 | 第62-74页 |
| ·废水塘中废水与尾砂相互作用模拟 | 第62-63页 |
| ·废水塘中废水—尾砂的不平衡反应模拟 | 第62-63页 |
| ·控制石灰投放量使废水达到排放标准的模拟 | 第63-70页 |
| ·模拟总结 | 第70-74页 |
| 结论与建议 | 第74-75页 |
| 结论 | 第74页 |
| 建议 | 第74-75页 |
| 致谢 | 第75-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77页 |